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掌握山东省初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角度出发,选择了11类健康危险因素,分78个单项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虑到初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时期,是生理发展最迅速,心理变化最迅捷,最为迷茫,最为危险的时期。因此,选择初中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从山东省4个城市,8所学校,24个班级中选取857名被试,填写《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学生用),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探讨山东省初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差异性。研究表明:(1)山东省初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个体报告率达39.12%。(2)山东省初中学生11类健康危险因素总得分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序结果依次为:不良作息、学校心理环境、过多上网、基本卫生习惯、运动卫生、饮食卫生与营养、性困惑、安全卫生、饮酒、家庭心理环境、吸烟与滥用药物。(3)山东省初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总体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的有:地域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两个变量;存在显著差异的是:学校类型变量,其中乡镇中学高于城市中学。性别变量,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年级变量,其中初三高于初一,而相邻两年级之间无显著差异。(4)山东省初中学生饮食卫生与营养、安全卫生、饮酒、家庭心理环境、性困惑、吸烟与滥用药物六类健康危险因素在地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5)山东省初中学生不良作息、学校心理环境、过多上网、饮食卫生与营养、安全卫生、饮酒、吸烟与滥用药物七类健康危险因素在学校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6)山东省初中学生学校心理环境、过多上网、基本卫生习惯、性困惑、安全卫生、饮酒、家庭心理环境、吸烟与滥用药物八类健康危险因素在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7)山东省初中学生不良作息、基本卫生习惯、饮食卫生与营养、安全卫生四类健康危险因素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没有实际意义。(8)山东初中学生在初一与初二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的有运动卫生、饮酒、性困惑和安全卫生四因素;在初二与初三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的有不良作息、过多上网两因素;在初一与初三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的有不良作息、学校心理环境、饮酒、家庭心理环境和基本卫生习惯五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