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zerov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我国人地关系愈加紧张,城镇用地供需矛盾等问题日益凸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战略规划相继出台实施,明确我国未来城镇化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并将节约集约用地、可持续健康用地作为推进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核心任务。土地高效利用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效益的协调发展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安徽省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之一,具有承东启西和连接南北的双向作用,亦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因此,研究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效益的协调发展关系不仅有利于城镇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更有助于安徽省的区域协同发展。
  鉴于此,本文以“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土地利用效益测度-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发展关系测度”为研究思路,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2007-2016年为研究期,在科学界定、梳理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效益相关内涵的基础上,分别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二者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建立耦合协调度等模型揭示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发展关系,最后提出有效优化路径。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2007-2016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质量逐步上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呈正相关关系。16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质量发展趋势各不相同,且均与自身的地理位置、资源类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一系列因素息息相关。在空间上呈现中东地区高于皖北地区的分布格局,中部地区形成以省会合肥为主中心,马鞍山、芜湖、铜陵为次中心的增长极效应发展趋势。
  (2)2007-2016年安徽省土地利用效益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各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发展趋势差异显著。在空间上呈现以合肥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分异特征,且高值区与低值区呈“抱团状”发展格局,高值与低值分化愈发明显,表明安徽省土地利用效益空间差异不断扩大。
  (3)2007-2016年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一直处于平稳发展状态,各地级市基本处于磨合和高水平耦合阶段,且具有向高级阶段发展趋势。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度在0.5543-0.8358之间,可分为勉强协调阶段、初级协调阶段、中级协调阶段和良好协调阶段,各地级市协调度亦不断向高度协调阶段迈进。在空间上呈现以合肥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分异特征,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对周围城市具有“溢出效应”,带动周围城市向更加协调的方向发展。各城市间协调度呈随机分布状态,且差异较大,但差异性却在不断缩小。
  (4)安徽省由新型城镇化质量超前型向同步型不断趋近,安徽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利用效益正朝良好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又导致农村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的激增,加之传统的土地、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使得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政府应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切实保障农民在养老、医疗等多方面的权益。农村养老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能否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要,主要在于其发展的状况、供给水平的高低等方面。农
通过PPP模式的应用,可以使政府和社会组织、企业和志愿者等社会多方主体共同行动,以网络化的方式应对公共问题,提供公共服务,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社会救助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因此,PPP模式对社会救助事业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应该在社会救助领域推广应用PPP模式。加强PPP模式在社会救助领域中的应用,也与公共治理理论、公共服务民营化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相契合
学位
盐城市建湖县实验幼儿园创办于2009年9月,园所秉承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办园宗旨,以创设和美人文环境、打造慧美专业团队、培养向美灵动儿童为品牌战略,围绕有爱、有益、有趣的课程建设理念,构建四大课程品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园所先后获得省优质幼儿园、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共建园、省平安校园、省教师发展基地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市艺术特色幼儿园等荣誉称号。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商品房价格持续走高,而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大量农村转移人口的实际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无法通过自身经济实力购买商品住宅,住房需求得不到满足,为进一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我国政府提出建设保障性住房以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近年来,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一方面解决了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另一
海关固定资产是海关履行职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基础,近年来海关不断加大装备设备的配备保障力度,海关固定资产总量快速增长,为新时期的海关监管、缉私等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推进,海关改革和发展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关检融合的背景下,随着新海关资产盘子的增大和资产家底的增多,依法依规做好海关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巨大的财政资金投入和固定资产配备力度的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海关是国家进出关境的监督管理机关,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促进国家贸易便利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新海关发展迫在眉睫,而新海关的创新发展首要依赖于海关人才队伍的深度融合和发展。在海关系统范围内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安全,要让国家的粮食安全得到保障,让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耕地利用效率影响着粮食的产量。中国是世界上人均耕地面积最小的国家之一,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占用,现实的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威胁着18亿亩耕地红线;我国的耕地质量普遍不高,由于使用了大量的农药、化肥以及不
学位
土地利用转型是LUCC理论研究的一种新途径,从21世纪初引入中国后,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国家行政部门和学术界非常关注的课题。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阶段,与此同时,土地利用方式也步入了新阶段,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研究重点由单一的经济效益向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转变,这就需要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支撑。鉴于
目前,是芜湖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芜湖市因工业化、城镇化而导致建设空间需求增大与耕地保护目标相冲突的挑战期。芜湖市耕地质量水平优于全国水平,在如今耕地质量整体下降、优质耕地难以补充的现状下,芜湖市优质耕地保护任务显得尤为重要。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的不合理,会导致耕地保护制度贯彻执行力度不够,达不成耕地保护预期目标。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是耕地保护相关工作顺利展开的
学位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在人类的利用过程中发挥着多种功能,引导不同地区在对土地的利用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土地利用多功能性,使得土地利用更加节约集约,是未来我国土地利用的主流趋势。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是一定时期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类对土地资源进行利用,产生的包括社会、经济、生态在内的多种功能的状态及其表现。随着我国对土地综合利用的重视,学术界也逐渐开始了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相关研究,从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进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