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胃蛋白酶原在胃癌筛查中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ia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G)在健康体检者及胃部疾病中的变化规律,并探讨血清PG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癌前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208例不同胃部疾病患者(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40例,胃溃疡41例,萎缩性胃炎46例,不典型增生26例,胃癌55例)和58例正常对照者血清PG I和PGII值。胶体金法检测血清中HP-IgG抗体。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浅表性胃炎组血清PG I、PG II及PG I/PG II比值(PGR)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溃疡组血清PG I、PG II明显升高(P<0.01),PGR显著降低(P<0.01);萎缩性胃炎组、不典型增生组和胃癌组血清PG I和PGR均显著降低(P<0.01),而PG II明显增高(P<0.05或P<0.01)。2)与萎缩性胃炎组比较,不典型增生组和胃癌组血清PGR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血清PG I和PG II在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以正常组和胃癌组的血清PG I、PGR所做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08、0.879。以血清PG I≤73.14ng/ml,PGR≤4.79作为临界值,筛查胃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9%、72.4%。4)正常对照组、浅表性胃炎组、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组、不典型增生组及胃癌组HP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56.9%、65.0%、78.0%、69.6%、57.7%和76.4%,各组间HP感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同一组患者血清PG I、PG II及PGR在HP-IgG抗体阳性组和HP-IgG抗体阴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血清PGR在正常对照组、浅表性胃炎组、胃溃疡组、不典型增生组、胃癌组呈下降趋势。2)血清PG水平与胃黏膜病变密切相关,PG I≤73.14ng/ml,PGR≤4.79诊断胃癌具有较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血清PG有可能成为胃癌患者一项重要血清学筛查指标。3)HP感染对胃癌及癌前疾病患者血清PG水平影响不大。
其他文献
当代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中逐渐走出校门,开始参与社会劳动。伴随着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出现的是大学生劳动权益遭受严重侵害。立法上对大学生勤工俭学规
本文拟从艺术与解剖学的历史与发展中来探讨艺用解剖学在艺术史中潜在的变迁,并结合当代艺术中出现的某些新潮流来梳理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期望对艺用解剖学在当代艺术
在当今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存在国有资产,其中的差异仅仅存在于不同国家的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所占有的比重不同,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也不相同。国有资产在本国国民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手中可支配的财富慢慢增加,由于中国目前的体制因素以及中国金融市场自身的特点,相对来说可投资的渠道比较狭窄。相对于那些高收益但是同时存在高风
本文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化纤仿真丝的情况、后整理应用工艺与助剂选择、以及仿真产品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正> 人类脱离茹毛饮血蒙昧时期的标志之一是有了农业生产,而纺织作为农业的副产业,几乎是与农业生产同时开始出现在人类社会的。因此纺织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特别是
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抑制蛋白编码的mRNA的翻译或者促进mRNA的降解来调节蛋白编码基因的翻译过程。目前已经预测,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类蛋
目的: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症状、尿白蛋白排泄率、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气阴两虚夹瘀症状等相关指标的对照分析,观察在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及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案,观察调理三焦组方“和肥气胶囊”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调理三焦法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1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
随着云计算技术热潮的兴起,云计算的应用逐渐被各大IT公司所追宠。虚拟化技术作为云计算的支撑技术再次成为焦点,而运用虚拟化技术已成为高校、企业对资源合理利用的首选。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