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和卡介苗(BCG)治疗大鼠膀胱癌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用5~6周龄Wistar雌性大白鼠50只,均采用膀胱灌注N-甲基亚硝基脲(MNU)制成大鼠膀胱癌模型;MNU灌注结束后两周随机处死10只大鼠观察膀胱癌形成情况;将其余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PBS组(A)、干扰素组(B)、卡介苗组(C)、联合用药组(D);于第10周开始药物干预治疗,4组分别经膀胱灌注0.1mlPBS/只、0.1mlIFN/只、0.1mlBCG/只、0.1mlIFN+0.1mlBCG/只,每周1次,共3次;于实验第13周处死所有大鼠,观察膀胱癌的形成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周围的CD3+、CD4+、CD8+细胞的浸润情况,TUNEL法检测癌细胞的凋亡。结果:1.联合用药组(D组)膀胱重量低于其余3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膀胱重量低于A组和B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联合用药组(D组)CD3+、CD4+细胞和CD4+/CD8+的比值明显高于其余3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CD3+、CD4+细胞和CD4+/CD8+的比值高于A组和B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用药组(D组)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余3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IFNα-2b联合BCG治疗膀胱癌可以增加癌周边组织的免疫细胞数量,刺激自身免疫,参与膀胱癌的免疫治疗。2. IFNα-2b联合BCG治疗大鼠膀胱癌可能是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增加而产生作用3. BCG单独膀胱灌注治疗大鼠膀胱癌有一定效果;IFNα-2b单独膀胱灌注治疗大鼠膀胱癌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