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探讨颈动脉几何形态与颈内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slon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探讨颈动脉几何解剖形态与颈内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46例经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检测共492侧颈动脉血管形态、管腔结构及分叉处解剖结构,并检查颈内动脉起始部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斑块,找出所有患者中只有单侧血管存在斑块的患者共54例(108侧),将整体情况下全部血管(492侧)及同一个体只有单侧血管存在斑块患者的两侧血管(108侧)分别分成两组,即有斑块组与无斑块组,分别比较两组间各种颈动脉分叉处几何解剖形态的差异。应用IBM 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92侧血管中,有154侧颈内动脉起始的近端存在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分叉的TF-AHCB(Tuning-fork model of the average human carotid bifurcation)分型呈A型118侧,斑块37侧,呈B型252侧,斑块75侧,呈C型122侧,斑块42侧,B型所占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两型;颈动脉分叉角度球形分型呈Ⅰ型72侧,斑块16侧,呈Ⅱ型138侧,斑块28侧,呈Ⅲ型99侧,斑块28侧,呈Ⅳ型183侧,斑块82侧,Ⅳ型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几型。同一个体的颈动脉TF-AHCB分型和角度球形分型,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情况下,颈内动脉球部管腔最宽径、颈总动脉管腔直径、颈总动脉分叉角度和颈动脉TF-AHCB分型,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整体情况下颈动脉角度球形分型,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角大球型最易在颈内动脉起始部近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P<0.05)。结论在年龄、性别及其他各种情况影响下颈动脉分叉角度和颈动脉球越大则颈内动脉起始部越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但同一个体两侧颈动脉分叉部几何形态差异与颈内动脉起始部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无显著相关性。
其他文献
针对网络入侵高维数据间差异显著,导致网络入侵检测存在所需迭代次数多、检测耗时长的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聚类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结合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数据预处理,将网络数
研究背景:胃癌是常见的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早期胃癌的患者干预治疗后效果相对较好。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广义上指一种胃的癌前状态,密切关注胃癌前状态-慢性萎缩性胃炎已
本文针对具体的双足机器人模型,对机器人进行逆运动学的建模,给出零力矩点(ZMP)计算的具体过程,利用零力矩点为运动中机器人的平衡问题提供很好的解决方案:在仿真平台下,在线计
邓小平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涵义与特点、地位与作用等。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并始终以“两分法”为思想武器,提出“两个文明”
研究背景在我国,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占所有脑卒中的69.6%~70.8%。有研究报告,我国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发病后1个月内病死率约为2.3%~3.2%,3个月的病死率和致残疾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