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腹腔镜远端胃切除与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的胃部分切除术(LAPPG)的回顾性对比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围手术期结局和术后一年营养状况及并发症角度对LAPPG与LADG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普外一科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早期胃中、下部癌的患者共101例,其中行LAPPG手术的病例49例,行LADG手术的病例52例,将其分别分为LAPPG组及LADG组。LAPPG组均行D1+8a、9、11p组淋巴结廓清,且采用手工胃胃吻合完成消化道重建;LADG组均行D2淋巴结廓清,且均行B-Ⅱ+Braun消化道重建;病例资料包含明确的患者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术前BMI、术前ASA分级、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远近切缘、淋巴结情况、组织类型、浸润程度、分化程度、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等;术后的患者皆定期来院复查。采用SPSS2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采用t检验、曼-惠特尼秩和检验及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别分析围手术期结局中的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及分类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患者术后1年的血清总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及体重指数水平;采用Clavien-Dindo分类系统对患者术后1月内的并发症进行分级,并进一步通过χ2检验比较两组术后短期并发症情况;收集患者术后1年胃镜、腹部CT及腹部彩超等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LAPPG组与LADG组在术后1年胃潴留、胆汁反流、胆囊结石的发生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1.两组病人在手术方面的对比:LAPPG组与LADG组在平均远切缘的距离、术中平均收获淋巴结数目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病人在术后1年营养状况的对比:随访1年后,LAPPG组与LADG组在血清总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体重指数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病人在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对比:LAPPG组与LADG组总体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在Clavien-Dindo分类的严重程度分级上也没有统计学差异。4.两组病人术后1年并发症对比:LAPPG组与LADG组相比术后1年胃潴留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LAPPG组胃潴留发生率(10例,20.4%)高于LADG组(3例,5.8%);LAPPG组与LADG组相比术后1年胆汁反流的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LAPPG组胆汁反流发生率(3例,6.1%)低于LADG组(11例,21.2%);LAPPG组与LADG组相比术后1年胆囊结石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LAPPG组胆囊结石的发生率(1例,2.0%)低于LADG 组(8 例,15.4%)。结论:1.LAPPG组远切缘距离(3.47±0.63cm)小于LADG组远切缘距离(4.32±0.60cm),LAPPG组术中平均收获淋巴结总数(19.90±9.69枚)小于LADG组平均收获淋巴结数目(24.46±10.26枚);2.LAPPG组与LADG组相比在血清总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体重指数方面改善更为明显,更具有营养优势;3.不论是行LAPPG手术还是LADG手术,对患者术后的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没有差异;4.随访1年后,LADG组组术后1年发生胃潴留的几率低于LAPPG;LAPPG组术后1年发生胆汁反流、胆囊结石的几率低于LADG组;
其他文献
背景目的:放化疗是可以接受根治性放疗但无法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重要治疗方式,然而放疗有时会因正常组织的不良反应而变得复杂。例如放射性肺炎的出现可能会限制剂量提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尽管既往有在三维适形放疗模式下得出的V20、V30、MLD(mean lung dose,肺平均受量)等指标进行限制,仍有病人发生RP(radiation pneumonitis,放射性肺炎)。另外放射治疗在进步,三
目的:回顾性研究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应急性、治疗性部分穿透性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对重度感染性角膜溃疡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科行应急性、治疗性部分穿透深板层角膜移植的患者23例(眼),其中男14眼,女9眼,平均年龄58.4±15.0(23~82)岁,角膜溃疡病灶直径(mm):6.674±1.202(5~9),病灶穿孔部分平均直径(mm):2.630±0.77
目的:观察0.5%聚维酮碘结膜囊冲洗与睑缘清洁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眼表菌群的抑制作用及对患者角膜上皮细胞的影响,从而为白内障术前规范应用睑缘清洁提供一个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84例(84眼),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结膜囊冲洗组、睑缘清洁组各42例(各42眼,均为非手术眼),入院当日即用无菌的棉拭子分别进行结膜囊、睑缘取材,后进行细菌培养。两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癌症,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其发生的相关性较为密切。持续的hrHPV感染可引起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则有一定几率发展为子宫颈癌。近来研究提示微生物群有改变人体生理机能、影响病毒感染和疾病(如癌症)发展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对象阴道微生态与hrHPV、不同级别SIL之间以及阴道灌洗液中TNF-α、IL-6的浓度与不同级别S
背景:乳腺癌(Breast cancer,BC)是世界上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据报道,202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中,乳腺癌估计达230万例,在癌症发病率中居首位,同时发布2020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死亡人数高达68万,死亡率居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类型首位。近年研究表明,肿瘤转移和复发已成为乳腺癌患者生存的主要障碍,也是大多数乳腺癌患者死亡的原因。所以,筛选、鉴定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和乳腺癌进展密切相关的调控分子
背景: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生在结肠和(或)直肠中的癌症。结直肠癌的男性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三,女性发病率排名第二。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18年的统计,结直肠的致死率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二。无论是环境还是遗传因素的改变,都可能造成结肠上皮细胞内发生基因组不稳定、基因突变、DNA修复机制沉默等癌症特征事件,从而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另一方面,基因组及表观基因组稳定性的丧失,也会加速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基
目的:目前,尚不清楚卡介苗(BCG)联合丝裂霉素维持疗法(MMC)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膀胱灌注的作用是否优于卡介苗对单一药物的作用。本篇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诣在阐明对于中、高危膀胱癌患者采用卡介苗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对Pub 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其他数据库以及更相关的主题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了全面的文献检索。这些试验均比较了
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积极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设计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全面,形式灵活多样。特别是在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出台,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之后,人大附中在校长刘小惠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在继承传统中
期刊
红系分化是指造血干细胞经过多能造血干细胞、髓样祖细胞、红系祖细胞,形成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机体产生成熟红细胞的重要途径。白血病的成因一般被认为是红系祖细胞的的发育和分化停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多能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具有凋亡阻滞、增殖失控、造血功能抑制及分化障碍等特征。因此对白血病细胞分化诱导和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诱导分化
目的:研究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与结肠癌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及生存期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二者联合评分SII-PNI在结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在苏北人民医院胃肠中心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结肠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一共256例。采集的相关临床资料为: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病史;手术前近期的血液学指标:血小板、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