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驱动县域城镇化的特征、机制与效应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镇落户是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更加需要研判农业转移人口的现实需求,从而剖析市民化进程的困难和阻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改善,教育逐渐在农村家庭的城镇化决策考量中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在基础教育资源的驱动下,农村家庭中的适龄入学人口和陪读家长在城镇聚集,教育相关人群在城镇人口结构中凸显,呈现出“书包中的城镇化”现象。本研究着重探讨三个问题:一是基于对皖北地区的阜阳市太和县的实地调研,探索在基础教育的驱动下,城镇总体呈现出的人口、产业和空间特征。二是研判基础教育所拉动的究竟是长期稳定的城镇化,还是短期流动的城镇化,并归纳两者在家庭分工、行动决策、空间活动等层面上所具备的特征;基于对学生家庭单元的行为观察,梳理以家庭为核心的微观单元在基础教育驱动城镇化过程中的决策逻辑;三是从实证研究延伸开来,梳理基础教育驱动城镇化的内在逻辑,构建立足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为政府与规划单位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对象简介与重要概念的界定。第二章,教育与城镇化的相关研究和实践进展。总结了教育资源的供求机制、教育引发的城镇社会空间分异、农村教育城镇化三方面的文献资料。第三章,案例选取与其总体特征。以区位熵方法研判教育驱动城镇化的区域格局,识别出典型案例皖北太和县,阐述太和县人口、产业、城镇化等方面的特征,梳理太和县“书包中的城镇化”的总体特征。第四章,案例地基础教育驱动城镇化的类型特征与微观机制。本章以实证研究的内容为主,将基础教育驱动的城镇化划分为短期流动的城镇化和长期定居的城镇化两种类型,分析两者在家庭就业与资产配置、行为逻辑与流动性、空间活动等方面的特征,并总结出微观家庭单元的分工决策机制。第五章,基础教育驱动城镇化的内在逻辑。从实证研究延伸开来,讨论普适化的中国规律,并梳理其内在逻辑。阐明基础教育驱动城镇化本质上是家庭代际再生产与资本转化的过程,并剖析这一过程的动力条件与阶段划分。第六章,结论及讨论。总结论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创新点,并阐明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基础教育驱动的城镇化形成了独特的人口和空间特征。人口方面,学生占城镇常住人口的比例畸高,农村学生家庭普遍采取“城-城双栖”的空间分布模式,陪读家长和留守儿童在同一空间中普遍共存。空间方面,呈现出城镇学校非均衡分布局、城镇土地价值均质化、校内活动与功能的空间外溢等现象。此外,“学校进城”的演变过程由政府发起和主导,且与大部分农村学生家庭的决策相契合。(2)基础教育驱动的城镇化涵盖了短期流动和长期定居两种类型的城镇化行为,既带来了“流量”,也带来了“增量”。一方面,短期流动的学生家庭多见于高中阶段,在“高考”升学压力下,以学年为单位进行短期租房的居住决策,形成了“学年潮汐”的现象,家庭活动以学校为核心。另一方面,长期定居的学生家庭多见于初中和小学阶段,家庭决策的核心逻辑是使城镇优质教育资源贯穿子女的基础教育生涯,使子女的素质与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其空间活动以家为核心。子女的长期教育需求与家庭成员的城镇生活需求相契合,推动了家庭长期定居的市民化决策。(3)微观上,农村学生家庭的分工模式由“半工半耕”转向“半工伴读”。家庭一方面出于代际再生产的考量而争取城镇优质教育资源,部分家庭成员进城陪读以便于生理抚养和教育辅导;另一方面,乡-城流动过程中的家庭成本由于教育竞争而激增,家庭劳动力不得不异地务工以提高劳动收益。由于农村人口进城时普遍缺失了以城镇住房为核心的初始资本积累,形成了离散型的农村家庭,其推力在于农村家庭承担了教育竞争激化所带来的教育成本激增。微观家庭单元由近距兼业向离散分布转变,使得本地城镇化的进程迟滞,并呈现出本地与异地相交织的城镇化新景观。(4)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基础教育驱动城镇化的内在逻辑。首先,基础教育本质上是家庭进行代际再生产和资本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之所以会驱动城镇化,城—城教育质量级差和城—乡教育质量级差是关键因素;其次,经济资本输入和时间成本输入是保障这一过程顺利完成的主要动力,两者需要由家庭成员来执行,各自依赖不同特性的空间,家庭普遍因两个空间不重合而离散于异地,并形成了特殊的“离散型城镇化”,教育竞争的激化进一步固化了这一现象;最后,长期教育和短期教育是这一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具有差异化的特征,长期教育驱动的城镇化与生产生活需求驱动的市民化相吻合,客观上促进了城镇化和市民化进程,而短期教育驱动着家庭让学生进入师资力量强、善于培养应试水平的高中学校就读,为此不惜付出异地迁移的代价,其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流动性特征。本文正文约60000字,图表55幅。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教育,而乡村教育是我国整体教育的短板。在振兴乡村教育和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下,乡村教育要改变落后的局面以及提升乡村教育的质量,关键在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但是,目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还比较薄弱,普遍存在着“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因此,建立健全乡村教师补充机制,建设一支数量充足、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已成为发展乡村教育的当务之急。本研究以云南省G县的乡村教师补充
六自由度机器人写字是机器人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六自由度机器人写字控制算法是完成写字任务非常关键的环节,当六自由度机器人写字控制算法设计不合理时,会影响书写精度和书写效果。因此,本文为了提高六自由度机器人书写精度、改善书写效果,对六自由度机器人写字控制算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针对传统逆运动学算法存在的矩阵计算复杂的问题,研究了一种改进逆运动学算法。传统逆运动学算法采用代数法分离变换矩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流量需求的日益增长,第五代无线通信技术(Fif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G)应运而生,而为了满足5G通信的性能需求,三维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Three Dimensional Massiv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3D Massive MIMO)以其诸多优势成为5G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和主要的天线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作为城市交通的主要运输工具,其数量也在逐渐上升,但是汽车数量的大幅度增长为现有的交通管理体系带来了交通安全、交通拥堵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研究设计了智能交通系统以实现车辆与基站之间的信息交互。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基站的密集部署是扩大基站覆盖范围和提高网络容量的一种有效手段,但这会增加基站的运营成本。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网络运营商可以根据基站的通信负载改变基站的开关
目前国内外在进行富水地区地铁车站建设时,多采用降水法进行深基坑的开挖施工,随着国内地铁建设的愈发火热,传统降水法的弊端也愈发明显,咬合桩支护与冻结法联合作用的“盆形冻结”支护开挖方式由此产生。这种方法利用咬合桩与冻结壁的承载、封水特性形成类似于盆状的支护结构,进而进行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开挖施工。本文依托北京地铁12号线蓟门桥站盆形冻结施工设计方法,研究盆形冻结开挖方式中冻结底板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变形
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力学性能的可再生高分子材料,是石油基聚合物的潜在替代品。然而,韧性差、结晶速率慢的缺点限制了PLA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与其它聚合物共混是调整PLA材料性能的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PLA与大部分聚合物相容性较差,因此需要增容。目前常用的增容方法中,反应性增容残留的反应性基团可能会影响共混材料的安全性,而嵌段或接枝共聚物的制备需要消耗大量溶剂。因此,
证据是司法的产物,无司法何来证据,司法越进步,证据制度越完善,因此辩护律师核实证据也需要日臻完善。本文以辩护律师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证据制度范围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概念解读后,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等域外核实证据制度范围进行具体说明。分析了我国司法实践中核实证据制度范围的现状,我国核实证据制度范围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对司法实践中核实证据制度范围完善的建议,主要分为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
豆粕是一种质优价廉的植物蛋白资源,因其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产量大、来源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饲料领域。作为食品或饲料原料,豆粕也存在一些典型的问题,如:豆腥味重、含多种抗营养因子,显著影响豆粕的食用品质和价值。本文利用微生物发酵法降低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含量、改善其风味和提高豆粕的生物利用率,并进一步研究发酵豆粕蛋白质在生物学功能和加工功能方面的变化。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总状毛霉为主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深化,部分国企出现了非国有股东委派代表参与企业治理的现象;在我国国企公司治理改革实践中,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比非国有企业更为突出,目前我国很多国企的高管在职消费绝对额远超高管薪酬,且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企业中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参与企业治理对高管超额在职消费水平的影响,以及在企业内外部不同条件影响下非国有股东委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在国防、商业以及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谓人脸识别就是提取图像特征并对图像进行鉴别分类,其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是特征提取。主成分分析(PCA)作为经典的特征提取方法在人脸识别领域具有成功的应用。其中,非线性二维主成分分析(K2DPCA)能够刻画图像的非线性特征,同时保留原始图像的二维数据结构和领域信息。然而,K2DPCA存在一些缺点:一方面,K2DPCA由于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