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炼钢脱磷过程若干参数优化、检测和控制技术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cendant_of_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对于绝大多数钢种来说都是有害元素。由于磷在铁液中溶解度大而在固体铁中的溶解度很小,含磷量高时易在晶界上析出,导致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降低,焊接性能与冷弯性能变差。同时磷显著扩大固液两相区,在钢中的偏析严重,使钢的局部组织异常,机械性能不均匀,磷还会引起腐蚀疲劳和焊接开裂。因此在转炉内如何进行高效脱磷,成为转炉炼钢的一个关键技术。   本文从复吹转炉脱磷动力学参数优化、冶炼过程的脱磷控制及出钢过程渣量的检测与控制三个方面入手,系统地研究了转炉钢水脱磷和控磷技术。其中复吹脱磷动力学参数优化主要研究复吹底枪参数优化,以改善脱磷的动力学条件;而转炉多功能精炼法在同一转炉内对脱磷和脱碳进行分阶段控制,则强化了冶炼过程中的脱磷效果;研究下渣检测与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转炉下渣量,以降低转炉出钢后钢包内的钢水回磷量。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三明炼钢厂的100t复吹转炉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1)顶底复吹转炉脱磷动力学参数优化为了改进转炉脱磷动力学条件,应用相似理论建立项底复吹转炉吹炼的物理模型,提出非对称底枪的布置模式。研究转炉熔池在不同的底枪支数和不同的对称、非对称布置方式以及不同的复吹工艺参数条件下的混匀时间,优化复吹转炉底枪布置方式和复吹工艺参数。将实验室优化得到的非对称底枪布置及复吹工艺参数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比较了复吹技术优化前后的转炉出钢技术指标。   研究结果表明,复吹转炉底枪支数和布置方式对熔池的混匀时间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底枪布置方式比底枪支数对熔池混匀时间的影响更大。与对称的底枪布置比较,复吹转炉采用非对称底枪布置,有利于在转炉熔池中产生水平方向的流动,改善了脱磷的动力学条件,缩短了熔池的混匀时间,提高了脱磷效果。   应用结果表明,在相近的出钢碳含量和温度下,复吹转炉出钢的钢水平均氧含量由604ppm下降为444ppm,碳氧浓度积从0.0031下降到0.0025,终渣氧化性降低,出钢钢液磷含量由167ppm下降为148ppm。(2)转炉多功能精炼(MURC)法脱磷过程的控制和预测转炉多功能精炼法最大的特征在于在同一转炉内进行脱硅、脱磷和脱碳的分阶段处理,中间排渣和终点留渣。将转炉多功能精炼法用于三明炼钢厂的实践探索中,首先对MURC法脱磷期脱磷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进行分析,确定脱磷期终点控制熔池温度在1330-1400℃之间;其次制定出适合MURC法的冶炼工艺制度,以及对不同的铁水硅含量确定了不同的供氧制度和造渣制度;进而根据试验数据和灰色关联法对脱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脱磷期的炉渣碱度控制在1.5~2.0之间,脱碳期的碱度控制在2.5~3.0之间,脱磷效果较好。最后建立了脱磷期终点磷含量的灰色预测模型。为了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数据预处理后,考虑数据饱和现象,采用遗忘因子和限定记忆的方法对建立的预测模型进行改进,使模型预测命中率提高。   应用结果表明,MURC工艺与常规冶炼工艺相比,出钢平均磷含量由148ppm降低到80ppm,碳含量由0.082%提高到0.197%。由于MURC法采用脱碳渣热循环,石灰消耗低,钢铁料耗下降,年生产成本可节省3368万元。(3)开发研制转炉下渣检测与控制装置为降低转炉出钢过程钢包中的钢水回磷量,设计了用于控制下渣量的下渣检测和控制装置。该系统包括闸阀机构设计和下渣检测与控制两部分。考虑出钢过程挡渣机构高温、粉尘及下渣检测信号采集困难等特点,将滑动水口技术引入挡渣机构,设计由液压缸驱动的滑板式转炉闸阀挡渣机构,安装在出钢口外侧,不受出钢口形状和钢渣性能的影响,能可靠控制钢流和炉渣;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从转炉出钢钢水注流和炉渣的辐射特征入手,根据安装在转炉侧面的摄像机采集的钢水与炉渣图像的发射率不同,结合图像处理技术,辨识钢水和炉渣,启动闸阀挡渣机构,实现下渣检测与控制。   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该装置后挡渣成功率达到99%,普碳钢(以Q235为例)钢水回磷相比于目前广泛使用的挡渣球和挡渣塞,回磷量分别由40.0ppm、17.0ppm下降到13.6ppm;对于优钢(ML08AL为例)与挡渣塞比较,钢水回磷量由31.1ppm下降到21.1ppm。控磷效果明显。   该装置从2007年4月正式在三明炼钢厂使用,按该厂年产400万吨钢计算,一年增加效益3120万元。
其他文献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央空调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在追求降低中央空调系统能耗的同时,也希望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都能够达到理想的状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危机问题日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势头迅猛,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综合、立体的交通运输体系。现代化桥梁作为交通运输体系中必
本文结合2013年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陶瓷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陶瓷厂谐波治理的难点,并针对问题研究了解决方案。在课题组无源动态谐波滤波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无源动态调谐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能源问题的日益严峻,电动汽车在解决能源问题上的突出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的电动汽车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关的配套技术还不
能源紧张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由于钢铁企业是一种高能耗行业,如何节能降耗成为企业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一般来说,企业主要通过工艺改进、自动化运行
随着制造业的飞速发展,运动控制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关的运动控制器产品推陈出新,而多变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对运动控制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突破传统运动控制器的封闭性,研制
角分类机的自动上料系统是属于全自动角分类机的子系统。电磁振动上料机是自动化加工与自动装配系统中一种常用的自动供料装置,由于它具有上料效率高、定向性好、工作可靠性较
我国中低压配电网广泛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其优点是可以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但其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问题是一直未得到彻底解决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就选线的原理和技
虚拟仪器是一种崭新的仪器设计理念,论文将虚拟仪器技术LabVIEW引入电梯曳引系统故障诊断,针对被监测设备的工况特点,进行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电梯曳引系统振动故障诊断技术的
在电弧炉炼钢过程中,合理的供电策略不仅能保证操作顺利进行,而且有助于降低电耗、电极损耗和炉壁侵蚀,缩短冶炼周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在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电弧炉的电气特性,根据现场数据对非线性电抗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在深入研究电弧炉电热特性和冶炼过程能量守恒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经济指标的电弧炉供电模型,该模型以吨钢电耗最小、冶炼时间最短和电极消耗最少为目标,实现了电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