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致同(Grant Thornton)2017年3月发布的女性调查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的女性占据了企业高级管理职位的29%,而这一比例在中国为31%。此外,拥有女性高管的中国企业比例也达到77%,足以说明女性高管广泛渗透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并影响公司行为决策,使得女性高管与企业绩效的研究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高管性别差异一方面能影响企业决策水平、资源供给以及监督管理;另一方面,相对保守和稳健的女性高管能否发挥性别异质作用取决于其拥有的实质话语权。因此,女性高管与企业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或许更为复杂。而在中国这个传统文化厚重的新兴国家里,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企业权力配置也各不相同,将直接形成女性高管在企业发挥作用的内外部环境,却少有学者从这一角度进行研究。权力过于集中容易形成“绝对权力”,影响权力制衡以及女性实质话语权的获取,而市场化进程差异也会直接影响信息以及资源的供给,地区对待职业女性的态度也千差万别。 因此,本文以高层梯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研究女性高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企业内部权力集中以及企业外部市场化程度对此关系的影响。并根据沪深两市1464家A股上市公司2008-2015年间的样本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女性高管与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异质资源携带者与监督管理者的角色让女性高管能够改善企业绩效;第二,权力集中减弱了女性高管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权力越是集中,女性高管难以发挥性别多样化的优势,对企业的监督管理程度也有限,从而减弱女性高管带来的正向影响;第三,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女性高管比例越高,但女性高管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相对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有所减弱。市场化发展越好的区域,外部市场更能满足企业对资源和监管的需求,使得女性高管为企业带来的相对优势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更有效果。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层面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落实女性高管相关的法律政策,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第二,重视企业内部权力集中与外部市场化程度的环境因素,完善管理层性别结构配置;第三,提升女性高管的职位胜任力,突破企业晋升过程中的隐形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