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区典型县域耕地细碎化评价及治理对策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ei81331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土地中的精华,为粮食生产之根本。耕地细碎化是与规模经营相悖的土地利用格局,是众多农业欠发达国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即使是人均耕地面积较高的东北地区,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耕地细碎化问题,影响农业规模经营。2023年农村土地第三轮承包即将启动,届时需对耕地权属做出适度调整。黑龙江拜泉县位于肥沃的黑土区,但低山浅丘地貌区比重较高,在农村土地二轮承包中,该县户均耕作地块数量较多、单个地块规模较小,存在耕地细碎化现象,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综合评价耕地细碎化程度,揭示其空间格局、探讨影响因素,可为农村土地三轮承包及土地综合整治等提供参考。耕地细碎化包含景观细碎化和权属细碎化。本文中景观细碎化研究尺度为耕地斑块;权属细碎化基于耕作单元地块尺度,以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中的地块承包状况为评价依据。基于三调数据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数据库,从景观细碎化和权属细碎化视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 GIS空间分析揭示耕地细碎化特征;尝试聚焦耕作地块边界,识别拜泉耕地细碎化影响因素,提出黑土区典型县域耕地细碎化治理对策。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拜泉县各行政村耕地细碎化程度差异显著,整体呈现出自东南向西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二轮承包中,农户承包地平均数量达3.55块/户,户均耕地规模为2.097 hm~2/户。耕地细碎化综合评价指数最高值为0.636,位于新生乡兴安村;最低值为0.204,位于龙泉镇卫星村。研究将综合评价指数划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细碎化4个等级,重度以上耕地细碎化行政村多集中于新生乡、三道镇和兴国乡交界处。另外,耕地权属细碎化较景观细碎化程度更为严重,最高值分别为0.346、0.295;两者分别呈现东南高西北低、西南部-北部-东部逐渐增高趋势。景观细碎化高值主要位于新生乡,权属细碎化高值集中于上升乡、国富镇和新生乡。(2)耕地细碎化影响因素分析。拜泉县耕地细碎化是三种切割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体现为权属、设施和自然切割力,三者与耕地细碎化相关系数分别为-0.775、0.617、0.661。平原区耕地受到权属切割程度最深,故权属切割力成为拜泉县耕地细碎化主导因素;其次是自然切割作为外在物理作用力,虽然直接影响的范围较小,共84个行政村,但可视为平原区重度细碎化衡量标志;设施切割力主要起到辅助作用,优化机械化耕作环境,支撑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易对耕地造成空间分离。三者平均切割密度分别为4.70条/hm~2、6.60条/hm~2、0.56条/hm~2。(3)耕地细碎化治理对策。本文基于3种切割力作用密度,采取三维魔方图解法,将拜泉县划分为4个治理分区,分别为生态整治重点区、权属规模优化区、农田设施改善区和农田集约利用区。提出以下对策:因地制宜进行土地平整;积极响应农村土地三轮承包,倡导一户一田,鼓励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合理布设农田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各行政村应根据自身情况,参考分区,引导差异化治理。
其他文献
有机肥作为绿色农业推荐的肥料方案,它对作物生长及虫害发展有什么样的系统性影响,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即在农业生态系统“植物-害虫-天敌”引入有机肥,相对于之前化肥方案,会有什么样差异性的响应变化?本研究以“大豆-蚜虫-瓢虫”为研究对象,以炭基有机肥为处理主因子(以化学复合肥为对照),以瓢虫和蚜虫为辅因子。首先,作为底肥,构建了无虫化肥、无虫生物肥、有蚜化肥、有蚜生物肥、有瓢(蚜)化肥、有瓢(蚜)生物
学位
为揭示东北黑土区玉米地土壤养分、玉米生长生理指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对秸秆覆盖及施肥的响应机制,雨养农业背景下,以黑龙江省玉米地作为研究对象,设常规施肥无覆盖(CK)、0.5倍秸秆覆盖80%施肥量(LM1)、0.5倍秸秆覆盖100%施肥量(CM1)、0.5倍秸秆覆盖120%施肥量(HM1)、1.0倍秸秆覆盖80%施肥量(LM2)、1.0倍秸秆覆盖100%施肥量(CM2)、1.0倍秸秆覆盖120%施肥
学位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在中国的不同生态区内均有种植,各个区域的马铃薯种植季节与模式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品种的光照适应性是限制其推广区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南方冬作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要求具备较好的耐弱光特性;西南混作区的间套作和中原二作区的设施栽培,也对品种的耐弱光特性有所要求;而在北方一作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则对光照强度基本无特殊要求。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设计,比较了12个马铃薯品种在3个遮光处理
学位
原生质体是去除细胞壁后形成的只由质膜包裹的“裸露细胞”,是进行基因瞬时表达、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蛋白质互作等研究的理想材料,获得高质量的原生质体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细胞的异质性因细胞周期、细胞微环境及基因表达的差异性而不同,异质性的存在会导致不同器官的细胞群体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以大豆不同器官原生质体为载体,开展基因功能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原生质体产量、活力、畸形率及细胞碎片数为评价指标
学位
我国是粮食产量大国,原粮一般指未经加工过的粮食总称。原粮包装是将收获后的原粮完整高效地自动装袋封装,以满足后续原粮加工、存储、运输和销售等需要。原粮一般利用原粮包装机械,通过套袋、夹袋与撑袋、充填物料、输送封口等工序实现包装。但东北寒区原粮收获期天气寒冷、冬季时间长,原粮包装机撑夹袋机构的夹袋机构与撑袋机构分别由不同气缸驱动使同步难、效率低,特别是包装期因气温低导致气动系统易结露及工作环境粉尘较大
学位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急需开发清洁生物质可再生替代能源。而通过热解将生物质废弃物转化成生物炭是一条高附加值的资源化途径。但仅通过热解制备的生物炭比表面积有限,孔径分布单一,导致其应用潜力受到限制。而模板法是一种将模板剂与生物质原料共热解,并在之后的高温焙烧环节中发挥模板效应,促进丰富孔结构形成的方法,应用模板法能够有效控制生物炭孔径尺寸分布。但模板物的作用效果受模板物来源、生物质原料成分和相
学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应用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稻米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稻米农产品供应链出现了许多新的模式,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且供应链成员间关系较为复杂,供应链各成员各自拥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既是相互依存的经济共同体也存在利益冲突,为了促进其可持续稳定发展,提升稻米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其供应链成员利益分配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结合我国稻米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实际情
学位
本文以廉价易得的煤为前驱体,KOH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系统地研究矿物质和制备工艺条件对煤基活性炭微结构的影响,并对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活化剂用量及活化温度显著影响活性炭的微结构和灰分。以无烟煤为前驱体制备活性炭,当碱煤比由1增大到3.5时,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和中孔率分别由1397 m~2g-1、0.556 cm~3g-1、6.3%升高
学位
面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快速枯竭,日益突出的气候变化,人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领域。生物质是唯一能够直接转化为燃料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和利用既可以弥补低碳能源的需求,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发展与国外相关领域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排出物污染相对较大、生物质转化率低等问题,催化转化因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及可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等,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往的研究是通过负载金属
学位
随着我国农业装备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正向着大型、宽幅、高效的趋势发展,大中型免耕播种装备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符合北方地区免耕作业的农艺要求,还可以增加作物产量。但其幅宽大、重量大导致运输困难,使用现有技术方案难以实现作业状态和运输状态转换等问题,本研究针对实际应用广泛的中型免耕覆秸垄作玉米播种机为研究对象,将前置式作业与运输的地轮技术方案应用于中型免耕覆秸垄作玉米播种机,并装载液压系统、传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