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力异常变化的地震高风险区域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guanyucompu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地质灾害,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死于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中。因此,地震预测研究对于减小地震带来的重大损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人们对于地震预测的研究都仅仅停留在实验和探索阶段,其中利用地震前兆特征进行地震预测是世界上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震前重力异常变化是目前较为公认的与孕震关系联系紧密的地震前兆特征。通过对震前重力变化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可以较为有效的推测未来最可能发生较大地震的高风险区域。震前重力变化特征研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伴随着众多重力变化观测实例的报道,一系列用于解释重力变化与孕震过程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假设相应被提出。虽然也有人尝试利用重力异常变化这一现象进行地震预测,但预测方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都不甚理想。本文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尝试对几次大地震前重力异常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现有的地震风险概率模型——PSHA模型,进行地震高风险空间区域的识别和预测。通过利用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数据,本文对智利大地震和日本大地震前的重力场异常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在这两次大地震前4-5年间,地震近场区域的确有明显的重力异常变化,其共同特点集中表现为:在地震前的6年左右,根据年重力变化结果还无法识别出明显的重力场变化;从地震前5年开始,已经可以看到某些区域出现明显的重力变化趋势,并且这一趋势在空间上会逐渐延伸,在时间上则会持续1-2年;从地震前的2年开始,之前的一些特定重力变化区域会发生非常明显的重力反向变化,并且在接下来的半年内达到峰值;从年度重力差分结果可以看出,震中附近的重力场会成正负变化交替分布,而震中位置会处于正负变化空间分布的交界线附近。为了对重力变化异常现象进行细致的量化分析,本文根据4期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重力测量数据对中国大陆及邻近地区2001年到2005年间的5次6.8级以上大地震进行了分析,并发现这些大地震前都具有近场重力异常变化,其变化特征与GRACE检测结果相似。同时根据这5次震前重力变化特征,对2005年到2008年6.8级以上地震进行筛选,最终也得到了4次具有一致特征的大震。根据绘制的重力变化等值线图可以看出,除了具备GRACE观测到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外,这9次大地震震中位置还往往处在重力异常变化的高梯度带上,其两侧重力场往往呈现反向变化趋势,并且最大峰-谷变化差异至少超过60μGal。这为我们筛选地震高风险区域提供了重要的定量标准。为了能够更为有效的对地震高风险区域进行识别预测,本文尝试将统计学预测方法与重力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地震风险评估,并对现有的震率评估模型进行了改进。目前统计学地震预测方法往往只用于对未来较长时间较大范围内地震发生概率的评估。其中应用较为的广泛的一种计算模型是Frankel在1995年采用PSHA模型,该模型主要是针对美国中西部地区地震风险概率评估进行开发的。但与美国大陆相比,中国大陆地区的平均发震等级和频率都更高。因此,若要将该模型更好的应用于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概率评估研究,本文建议加入震率-能量模型,从而增强大震效应的影响。通过使用两种模型对2000年到2010年间地震概率的计算与结果比较可以看出,改进后的PSHA模型在某些特定的区域显著提高了风险度,这也使得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发震情况更为吻合。综合了改进后的PSHA模型和震前重力异常变化特征,本文分四步进行了地震高风险区域的识别:1.重力变化等值线图的绘制与零变化线的识别;2.高风险断层的筛选与识别;3.利用最大重力梯度变化空间范围对高风险段断层区域进行二次筛选;4.根据高风险断层与重力变化零值线的交汇区域进行最终警报区域判定。根据研究中提出的风险区域预测识别方法,结合2000年1月1日以前的相关数据,本文对2000年到2010年间的地震高风险区域进行了模拟预测,并对最终模拟预测结果进行了统计检验。通过常规统计检验和G-S (Gambling Score Test)统计检验可以看出,该模拟预测结果明显优于随机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具备显著的有效先兆预测信息。但G-S的完整性检验结果也表明,该预测方法的预测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还首次将GIS技术与地震预测、检验方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在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技术的基础之上,开发出了一套针对地震预测与检验研究的应用软件SeisViewer。该软件除了包含最基本的GIS功能之外,还包含了重力分析、地震分析、统计检验等相关功能,随着软件的不断完善,它将能够更好的成为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工具。
其他文献
在警察队伍的建设中,警察能力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它关系到警察工作成效的高低和警察机关的发展与完善。在改革与发展的当今中国,不断增长和变化的社会需求要求不断提升警察能
本文是针对屋顶空间在当代公共建筑中的形态设计展开的分析研究。屋顶在建筑的构成元素中,处于最高的位置,是我们视觉停顿的一个焦点,屋顶空间作为建筑最顶端的维护结构,是一
目前,机械零部件在工程应用中,磨损与腐蚀是失效的主要形式。导致其使用寿命、工作效率下降。同时,某些精度要求高的零部件因局部磨损和腐蚀而淘汰,造成材料浪费严重。特别是
传统翻译理论注重译文与原文的对等,要求译者必须“忠实”于原文和作者。这使得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作用和地位往往被忽视。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被作为“跨文化”交
安全约束机组组合优化问题是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及安全校核的基础,对电网短期优化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机组组合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自然界中风
Lab Windows/CVI是一款面向测控领域的开发工具,而Excel则是一款应用广泛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通过介绍一种在Lab Windows/CVI环境下调用Excel文档的方法,并结合具体的实例,阐
从炉卷轧机滚盘式冷床本体设计角度考虑,通过对比有支撑滚盘和无支撑滚盘两种结构形式,主要针对无支撑滚盘结构的尺寸、滚盘轴结构和间距、滚盘和轴的连接方式及润滑等方面的具
根据测试的超棉纶及其对比织物棉及细旦丙轮长丝等的各项服用性能指标数据,运用聚类分析及对应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综合分析了这三类织物的优缺点,得出了超棉纶织物独特而优良的
本报告所选翻译文本是2004年荣获普利策一般性非文学作品奖的《来自地狱的问题》(A Problem from the Hell)。在书中,女作家萨曼莎·鲍威尔尖锐抨击了美国90年代失败的外交政策,
本文主要围绕邮政储蓄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展开分析研究。通过选择以笔者所在邮政储蓄银行广东分行为例,在运用文献研究法对中小企业以及信贷风险的基本概念进行理清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以及获取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对邮政储蓄银行广东分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说明,并指出其在风险控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银行如何有效落实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工作提出几点相应的对策建议并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