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西,2002年起在美国表演英语脱口秀受到美国观众的认可和欢迎;2013年回国后,黄西在央视2套“是真的吗”节目中表演汉语脱口秀,受到中国观众的认可和喜欢。黄西是目前少有的能用英、汉双语表演脱口秀、并且能成功地以不同的幽默效果娱乐美国、中国受众的双语使用者。 本研究在及物性理论指导下,分析黄西英汉脱口秀文本的语法特点,旨在对比黄西英汉脱口秀幽默特点的异同。本文语料是从2009-2010年度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的108段黄西英语脱口秀及2015年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节目网站节选的108段黄西汉语开场脱口秀中,选取的共216个英汉幽默小句。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语料库工具UAM corpus tool2.8,本研究分析了中英文幽默小句中的失谐在各个及物性过程中的分布情况,并通过分析各个及物性过程中语法成分的搭配情况,发现并探究失谐的实现方式。 研究发现可综述为以下三个方面:1)在108个英语及108个汉语小句中,绝大部分失谐均出现在物质,心理,关系三个过程中,表明黄西倾向于利用中、美相似或共同的经验因素作为幽默的话题;2)在及物性过程中,英、汉幽默的失谐分布不同:失谐更多的出现在英语的物质过程而其更多的出现在汉语的关系过程,这表明黄西在英语脱口秀中偏向于使用叙事性强的物质过程,突出其内容的动作感和事实性,而他的汉语脱口秀则更倾重于说明性强的关系过程,其内容信息量大,描述性更强;3)在及物性各个过程中,英、汉失谐的实现方式不同:英语失谐更多的产生于心理过程中的现象成分与其他成分的不搭配,即观众在认知,感知和情感等心理层面的推测与表演者实际语言表达产生矛盾,而汉语失谐则更多的产生于关系过程中属性成分与其他成分的不搭配,失谐产生于失常的定性描述。 本研究通过对幽默语篇的及物性对比分析,探讨了英语及汉语幽默的构建及实现方式,期冀为跨文化交际提供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