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与测试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1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多加银行的倒闭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提高金融危机的防范意识,抵御危机。银行危机指大面积的银行挤兑和因流动性障碍而引起的大批倒闭或迫使政府采取规模救助措施的现象。在金融危机史上,大部分案例是由于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或者整个系统受到外生冲击导致的。由于某个或者某几个金融机构出现问题而对系统中的其他机构带来负面影响,进而爆发危机,在此过程中有一种被称为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公共风险在发挥作用。系统性风险最典型的特征是具有传染效应。银行方面,在金融行业,银行业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同时,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银行业的风险与其他行业的风险有着本质的不同。从对金融危机的研究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银行危机通常都处于金融危机的核心位置;金融危机可以由银行业触发;正是银行业的危机决定了金融危机的深度;经验证据和理论都支持了这样的观点:保持银行业稳定是维护金融业稳定的关键。我国没有爆发过银行危机,但是无论是从我国渐进是改革方式所内含的逻辑思路还是从严峻的现实来看,银行系统的发展是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重要最困难的环节。联系中国实际,有些现实问题不容回避,如,整个银行系统性风险如何生成的?如何利用数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分析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生成?我国未爆发过金融危机,则如何对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测度,进一步如何来防范和控制风险?但是到目前为止,上述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后,从维护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整体稳定,防范与化解银行危机的角度,深入研究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以及测度问题,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有必要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生成和测度进行研究;然后进行理论分析,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理论进行介绍;接下来是实证分析,包括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生成分析以及用STAR模型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测度;最后是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相关政策建议。基于此研究思路,本文在逻辑结构方面,全文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所示:第一章为全文的理论基石。“银行系统性风险”是一个应用广泛,但涵义非常不明确、不统一的概念。为了论述方便,首先需要对其进行界定,故本章首先介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涵义,并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主要特征和结构特点进行介绍;由于研究银行系统性风险大都源于银行危机理论,因此,介绍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相关的危机理论并进行简要评论;在此基础上,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关于银行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也有很多不同的解释。研究银行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需要讨论银行危机理论,尽管银行危机并不都是由于银行系统性风险产生的原因的“元素”,但可以成为研究这种风险产生原因的补充。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相关危机的理论关注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四方面:一、以实际经济周期为出发点,来研究银行整体风险的形成情况;二、对银行体系的脆弱性问题进行研究;三、银行的挤兑问题,主要是从流动性风险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四、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分析银行风险。从以上对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相关的理论研究,我们看到,国内外学者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生成,未形成一套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理论框架,但是并对系统性风险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第一,注重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微观基础,银行体系如何受到宏观冲击的作用,又如何在银行体系内进行传染的?这样可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理论框架;第二,对银行脆弱性的研究,研究银行系统性风险成为银行危机的可能性;第三,强调信息不对称在银行危机的重要性,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对银行危机生成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生成机理进行分析。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生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共同冲击,二是传染机制。第二章,运用上章所述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机理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分析金融危机后我国银行系统遭受的共同冲击,包括资产价格、人民币升值、资本的逆转、以及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融资的冲击;然后,介绍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机制;最后,对我国现在的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情况进行小结。第三章,介绍银行系统性风险测度方法以及在我国应用的前景,以便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方法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介绍本文采用的银行系统风险的测度的方法,即构造系统风险刻画指数,利用平滑转换自回归(STAR)模型来刻画风险。由于基于平滑转换回归(STAR)模型有一套可操作的估计与假设检验程序,并且可用于不同类型数据的非线性建模,具有丰富的经济学含义等优点,使其近年来成为研究经济变量中的非线性关系的首选模型。本章对平滑转换回归(STAR)模型特点以及模型的估计过程进行了介绍。第四章,鉴于我国并没有爆发过严重的银行危机,所以很难采用Logit模型来实证模拟和研究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为此,本文拟在考察系统性风险微观基础以汇率风险的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反映银行脆弱性的综合的指标,来刻画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动态变迁过程。用STAR模型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情况进行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为:最终选用对数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区制转移变量的门限值为-0.295,可把中国脆弱性变化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制,分别为低增长区制(区制一)和高增长区制(区制二),说明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变化明显有两个机制,即低增长取值和高增长区制度,在不同的机制内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情况是明显不同的,而在两个区制之间的转移速度相当缓慢平滑,反映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特点。由于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带来的负的外部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要求政策必须做出反应,所以,第五章在前面基础上基于宏观审慎的角度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本章内容主要包括:首先介绍宏观审慎监管的含义和实施的必要性;然后介绍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即对框架本身的介绍和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建立的思考。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有两点:第一,本文全面系统地对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基于宏观审慎视角,对于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防范和控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第二,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反映银行脆弱性的综合的指标,来刻画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动态变迁过程。对于该指标,本文选用了现在计量经济比较流行的具有丰富经济学含义的非线性的平滑转换自回归(STAR)模型对我国银行性风险生成情况进行测度。对STAR模型的非线性估计方法,本文采用S-PLUS软件用网格点搜索法进行估计,避免了以往采用高斯——牛顿迭代法可能不收敛的情况的发生。
其他文献
<正>以人为本是实现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创新实践是实现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我校小班化教育正是在这些科学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创新实践,以科学的方法解决了小班化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固原市原州区南塬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北周时期墓葬。根据出土墓志得知,为“周故大将军大都督原盐灵会交五州诸军事原州刺史盘头郡开国襄公墓”。墓主宇文猛
目前,由于全球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和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对中国传统的就业教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职毕业生难以就业已经成为高等职
我国耕地受农药和化肥等污染严重,威胁粮食及生态安全。土壤中微生物具有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农作物增产、提高农作物品质、减少和降解农药和化肥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功效,同
通过对Markowitz投资组合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定理(APT)简评及对比研究,理顺了静态投资组合理论.同时指出动态投资组合理论目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及其发展
<正>近年来随着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临床应用,临床效果显著,但在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过程中有许多病例出现双流仑不良反应,给临床医护人员增加了心理负担,为患者及家属增添了思想
数学从知识本身的内在特点来看,具有高度抽象和概括的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数学的发展是一个知识的框架的构建过程。任何一个最简单的数学问题和数学对象,都是通过人类抽象思
针对间接电流控制动态性能的不足,采用滞环比较PWM跟踪控制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分析了开关频率与交流侧滤波电感及环宽的关系,并对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MATLAB/Simul
<正>近年来,可再生能源不再仅仅是环保人士热衷的话题,而且成为能源专家认真思考的课题。现在,欧洲的科研人员也把注意力放到了隐含在潮汐中的海水能量。科研人员将来准备利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血脂水平及发病关系相关性。方法将58例RA患者分为单纯RA组(32例)和RA合并冠心病组(26例),分别检测两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