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沼气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gu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餐饮行业的迅速发展,大量餐厨垃圾被排放到自然环境当中,对生态造成了极大破坏。利用厌氧发酵技术对餐厨垃圾进行处理,转化成可供人们使用的清洁能源沼气,不仅避免了餐厨垃圾所造成的污染,还可以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本研究以餐厨垃圾为原料,开展了餐厨垃圾批量发酵产沼气的试验研究、餐厨垃圾半连续发酵产沼气的试验研究,并记录、分析产沼气性能,探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产沼气性能差异。微生物部分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厌氧发酵系统的菌种进行分析,以探究厌氧发酵系统中不同条件和不同发酵时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性。本研究在处理餐厨垃圾的同时进行微生物的分析,为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并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沼气性能以及厌氧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特性的研究有一定指导作用,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餐厨垃圾批量厌氧发酵试验中,当温度为常温时,在发酵浓度为6%的条件下进行批量式发酵实验,产沼气性能最佳,发酵周期较为稳定,累积产气量为14.20L,累积产甲烷量为8.52L,最大日产气量为2500m L,此时的池容产气率为0.31m3·m-3·d-1,TS产气率为0.56L·(g TS)-1,VS产气率为0.35L·(g VS)-1;当温度为30℃时,在发酵浓度为6%的条件下进行批量式发酵实验,产沼气性能最佳,发酵周期较为稳定,累积产气量为19.10L,累积产甲烷量为11.46L,最大日产气量为2600m L,此时的池容产气率为0.43 m3·m-3·d-1,TS产气率为0.76L·(g TS)-1,VS产气率为0.47L·(g VS)-1;当温度为35℃时,在发酵浓度为8%的条件下进行批量式发酵实验,产沼气性能最佳,发酵周期较为稳定,累积产气量为32.70L,累积产甲烷量为19.62L,最大日产气量为7800m L,此时的池容产气率为0.73 m3·m-3·d-1,TS产气率为0.73L·(g TS)-1,VS产气率为0.54L·(g VS)-1;当温度为40℃时,在发酵浓度为10%的条件下进行批量式发酵实验,产沼气性能最佳,发酵周期较不稳定,累积产气量为37.90L,累积产甲烷量为22.74L,最大日产气量为7000m L,此时的池容产气率为0.84m3·m-3·d-1,TS产气率为0.58L·(g TS)-1,VS产气率为0.47L·(g VS)-1;当温度为45℃时,在发酵浓度为8%的条件下进行批量式发酵实验,产沼气性能最佳,发酵周期较不稳定,累积产气量为43.50L,累积产甲烷量为34.80L,最大日产气量为9100m L,此时的池容产气率为0.98m3·m-3·d-1,TS产气率为0.97L·(g TS)-1,VS产气率为0.72L·(g VS)-1。(2)餐厨垃圾半连续厌氧发酵试验中,在发酵温度为常温条件下,每天最大产气量为8.50 L,原料产气率(VS)最大为0.35 L·(g VS)-1,出现在有机负荷为3.00 g VS·L-1·d-1的阶段;在发酵温度为30℃条件下,每天最大产气量为23.50L,原料产气率(VS)最大为0.98 L·(g VS)-1,出现在有机负荷为3.00 g VS·L-1·d-1的阶段;在发酵温度为35℃条件下,每天最大产气量为27.00 L,原料产气率(VS)最大为1.13 L·(g VS)-1,出现在有机负荷为2.50 g VS·L-1·d-1的阶段;在发酵温度为40℃条件下,每天最大产气量为23.00L,原料产气率(VS)最大为0.96 L·(g VS)-1,出现在有机负荷为2.50 g VS·L-1·d-1阶段;在发酵温度为45℃条件下,每天最大产气量为27.00L,原料产气率(VS)最大为1.13 L·(g VS)-1,出现在有机负荷为3.00 g VS·L-1·d-1的阶段。不论在哪个温度下,发酵系统p H值变化总体呈现“先下降-后稳定-又下降”的趋势,基本稳定在7.8~8.3左右。厌氧发酵系统所产生的沼气中,甲烷含量总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当厌氧发酵系统逐渐趋于稳定时,所产生的沼气中的甲烷含量大致维持在55%~65%之间。(3)通过对细菌种群进行Miseq高通量测序,发现发酵开始后不同样本中的物种组成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OTU数目少于发酵前的OTU数目,且批量发酵系统中物种的丰度要大于半连续发酵系统。与发酵前的样本相比,物种丰富度指数有所上升,但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说明发酵浓度和温度均会影响发酵系统微生物群落特性。在发酵结束后,发酵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均呈下降状态,且发酵结束后的样本间组间物种差异性小于产气高峰时期的组间物种差异性。对于厌氧发酵系统的物种组成与相对丰度分析,在门水平上,在产气高峰时,批量发酵系统中的优势物种主要为Firmicutes(厚壁菌)、Bacteroidetes(拟杆菌)、Synergistetes(互养菌)等,半连续发酵系统中的优势物种除此之外,还有Thermotogae(热袍菌)、Proteobacteria(变形杆菌)、Cloacimonetes等。在目水平上,批量发酵系统中的优势物种主要为Clostridiales(梭菌)、Bacteroidales(拟杆菌)、Synergistales等,半连续发酵系统中的优势物种还有例如Petrotogales、Kosmotogales、Sphingobacteriales等在批量发酵中不处于优势的种群,在半连续发酵系统中却属于相对丰度较高的优势种群。在科水平上,发酵体系中有Porphyromonadaceae、Clostridiaceae_1、Synergistaceae、Rikenellaceae等物种为厌氧发酵系统内相对丰度较高的菌群,但在批量和半连续体系中含量有所差别,且在不同温度下的优势细菌种群也不尽相同。即使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的不同发酵时期,物种群落结构也有很大差异,并呈现随着厌氧发酵周期的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点。(4)通过对古菌种群进行Miseq高通量测序,发现发酵结束后,半连续发酵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迅速减少,而批量发酵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虽也有下降,但总体仍有一定的保持。且相较于产气高峰期的指数,此时的各类指数均有所下降,其中半连续发酵各类指数下降幅度远大于批量发酵样本的各类指数。相较于厌氧发酵产气高峰时期的物种组成,厌氧发酵结束后的物种组成有所改变,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在批量发酵中,当厌氧发酵处于产气量高峰时,Methanosarcinaceae(甲烷八叠球菌)的物种相对丰度在三个不同温度的样本中分别达到了51.90%、79.43%和81.39%,而当发酵结束时,Methanosarcinaceae(甲烷八叠球菌)的物种相对丰度在三个样本中则变为了78.80%、58.68%和46.69%,说明在批量发酵中发酵温度越高,发酵结束时的Methanosarcinaceae(甲烷八叠球菌)所占比例越低,而Methanosaetaceae(甲烷鬃毛菌)的相对丰度除了30℃条件降低到8.47%外,其余温度条件分别升高到了25.50%和45.51%。在半连续发酵中,Methanosaetaceae(甲烷鬃毛菌)的相对丰度比较高,处于优势种群,相较于产气高峰时期在三个半连续发酵样本中33.23%、26.84%、45.71%的相对丰度,当发酵结束时,相对丰度变为50.86%、85.54%和7.78%,而次优势种群Methanosarcinaceae(甲烷八叠球菌)的相对丰度变为了12.64%、8.43%和81.45%。除了优势种群外,非优势种群的物种相对丰度随着批量发酵的结束而减少,而非优势种群的相对丰度却随着半连续发酵的结束而增加。(5)通过综合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厌氧发酵系统在不同发酵阶段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可以得出厌氧发酵微生物和厌氧发酵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不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造成了不同的厌氧发酵产气效果,即使是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发酵环境下、或者是批量发酵和半连续发酵之间、亦或是相同发酵条件下的不同发酵时期的相对丰度都并不相同,说明不同的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微生物为优势种群,反之,不同的优势种群又造成了不同环境下的产沼气效果差异。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市政剩余污泥为主要原料,添加30%烟杆为增碳剂,Zn Cl2为活化剂,采用常规加热法和微波加热法制备烟杆污泥活性炭。首先对常规加热和微波加热下烟杆污泥活性炭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明确了在两种加热方法下烟杆污泥活性炭的最佳制备参数,通过扫描电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能谱分析(EDS)、N2吸附脱附实验对两种烟杆污泥活性炭进行表征,采用静态试验法,考察在不同的溶液温度、吸附时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润湿性、界面反应机制及稳定性等都是国内外研究工作者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工作。研究发现,界面的主要作用为传递载荷、调节应力分布、阻止裂纹扩展;以及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稀土元素可以改善金属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润湿性。因此,本文通过粉末冶金烧结工艺和界面重熔工艺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掺杂稀土Y、La、Ce、Nd的WC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通过XRD、SEM、EDS、显微硬度、纳米压痕、压缩实验
在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的形势下,再生水回用越来越得到重视。然而,经城市污水厂处理后的出水,往往还存在部分难降解的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物(COD)等污染物,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为提高污废水的再生利用,需进一步去除上述污染物。吸附法因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吸附材料价格低廉、选择性强、可再生等优点在处理NH3-N废水上具有较大的优势。沸石特殊的硅(铝)酸盐三维格架结构
我国处于两个活跃的地震带之间,地震灾害频发。桥梁作为交通网中的重要枢纽,如果其在地震中遭受破坏,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会增加灾后抢救的工作难度。因此,对斜拉桥抗震性能的研究,一直是学术与工程界的研究热点。论文以大跨度双塔斜拉桥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随机变量参数对斜拉桥的敏感性影响程度,分析了阻尼器参数变化对斜拉桥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斜拉桥抗震研究现状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工业化得到迅猛发展,工业厂房结构不断涌现且纵向长度远超规范限值。目前,基于美观和工艺的需要,设计人员往往少设或者不设伸缩缝,而钢结构规范规定的最大伸缩缝间距,主要以经验为主,理论为辅,缺乏合理设置伸缩缝间距的依据,且无特别说明有吊车的厂房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如何取值。因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单层工业厂房在温度作用下的温度响应,以期得到有吊车的钢
高效抗病毒逆转录疗法(HAART)在临床广泛的应用显著降低了HIV-1的感染率、发病率及其死亡率。然而,在长期的药物选择压力下HIV-1药物作用位点发生基因突变导致了药物的耐药性,为HIV-1的有效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近年来,全球HIV-1耐药人群有逐年增加趋势,WHO呼吁全球关注HIV-1耐药。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毗邻东南亚国家,具有4060公里的边境线,自1989年德宏首次发现HIV-1以来
曲线箱梁有根据需要而改变截面厚度、截面形式、曲率半径等优势,从而被广泛的应用到城市桥梁的建设之中。但是箱形截面的剪力滞效应会对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等方面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初曲率所导致的弯扭耦合效应会进一步加重剪力滞效应的影响。许多学者对曲线箱梁剪力滞效应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成果。这些研究大多针对静荷载作用下的曲线箱梁剪力滞效应,对动荷载作用下的曲线箱梁剪力滞效应研究较少。在实际工程中,桥梁会
三七汽锅鸡是云南著名的冬季滋补药膳,从乾隆时期流传至今,受到百姓追捧。目前关于三七汽锅鸡的相关研究屈指可数。首先制备工艺没有系统的研究;补血的功效仅在民间流传,没有科学系统的进行补血的功效及机制研究,这些原因严重制约着三七汽锅鸡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对不同制备工艺的三七汽锅鸡进行成分鉴定和含量分析,基于补血功效进行制备工艺优化,进而探索其对产后贫血、失血性贫血、骨髓抑制性贫血的作用及骨髓抑制性贫血机制
烟草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推动山区农民致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烘烤作为烟叶生产中高度耗能的环节,传统密集烤房开式排湿的烘烤方式,将烤房热湿气流直接排至室外,存在余热损失大、污染物排放多、烘烤能耗高、烟叶致香物质流失严重等问题。热泵干燥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技术,具有运行能耗低、自控性能高、干燥品质好、可实现闭式热风循环等优点。因此,改善烘烤方式,将热泵干燥技术应用于烟叶烘烤
Y型网式过滤器作为一款农业灌溉领域常用的过滤设备,其性能影响整个微灌系统的正常使用。但其在应用过程中的滤网堵塞问题越来越突出,直接影响了过滤器的工作效率,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微灌系统的报废,这也是我国引进微灌技术以来,微灌事业不能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网式过滤器的性能分为水力性能、过滤精度和抗堵能力,为了改良Y型网式过滤器的过滤性能,本研究提出全新的过滤器拦截率的概念,设计了5种不同入口压强、7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