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国际上各国及各地区努力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程,并为适应21世纪的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中新两国均立足本国实际,开展教育改革,新加坡在教育改革和实践方面取得明显成就。新加坡因在2015年的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和 2015 年的国际数学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中的突出表现而备受关注,其教育体系被公认为全球最好的教育体系之一。新加坡为适应21世纪提出了“21世纪技能(21stCentury Competencies)”理念并在2013年颁布新教学大纲,推出与之相配套的新版教科书。通过比较分析中新两国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特色,以期对我国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些许建议。以新加坡 Shinglee 出版社出版的New Syllabus Mathematics Normal(Academic)(以下简称新加坡NA版)、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和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比较法,从中新两国的数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层面出发,进行对比研究。具体而言,首先基于两国数学课程标准的整体框架和总目标,从宏观方面对两国课程标准中关于图形与几何编写理念进行对比研究;其次,进入中观层面通过比较新加坡NA版、浙教版、人教版的整体特征、知识点栏目设置以及图形与几何知识编排顺序,发现它们的异同;最后从微观方面图形与几何知识广度和深度、几何认知水平、例题比较等进行比较,获得如下研究结论。新加坡NA版教科书注重“学习体验”和“旁注”特色内容的编写,并且在其教科书的前言部分对特色内容进行介绍,从某种角度上,我国教科书的“阅读与思考”和“数学活动”与新加坡NA版教科书的“学习体验”异曲同工,但在栏目设置上存在差异。两国对数学教科书均重视信息技术,但是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数学相结合的理念不一致。在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广度上,新加坡的广度较大,在知识深度方面,三个版本教科书知识点认知水平集中在理解水平,而推理水平有待提高。在几何认知水平方面,从整体上看,新加坡NA版和浙教版对学生达到形式化演绎水平的要求比较接近;三个版本教科书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对学生达到几何认知水平的要求越高。三个版本教科书都十分重视学生“分析”和“非形式化演绎”层次的几何思维水平的培养。三个版本教科书中,浙教版关于图形与几何的例题数量最多;例题选材背景上,三个版本教科书在“无背景”层次的例题最多,人教版和浙教版关于“公共常识”的例题背景比“个人生活”的例题数量多,但在“科学情境”背景方面的习题数量,三个版本教科书均有待提高。通过以上分析,对我国教科书编写提出如下些许建议:重视教科书的特色内容,并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适当地调整教科书中具有特色的栏目,让其发挥真正价值;培养学生推理、数学交流、问题解决以及独立学习的能力;提升数学教师运用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教学的能力;例题选材背景多样化,树立用数学眼光解决问题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