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桩复合土钉支护体系变形及稳定性计算方法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排桩复合土钉支护是将排桩与土钉相互结合的一种新型基坑支护形式。排桩作为竖向结构,刚度较大,能够克服传统土钉支护基坑位移较大的缺点,而土钉通过注浆改善了原状土体的性质,使土体应力得到重分布,增加了桩间土体的稳定性,二者相互作用,共同限制基坑的变形,维持基坑稳定。如果基坑周边环境复杂,对变形的要求比较严格,对土钉施加预应力,将有助于进一步减小基坑侧壁的位移。目前,排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在实际工程中已有所应用,但是相关的研究甚少,理论认知远落后于工程实践。基于此,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理论分析,研究了预应力施加对排桩复合土钉支护受力变形以及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排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受力变形规律推导了支护结构以及土钉施加预应力条件下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简化计算方法,采用强度折减法对排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排桩复合土钉支护整体稳定性计算表达式。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预应力施加位置以及预应力大小对排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受力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得出,预应力施加在基坑边坡中上部对减小桩间土体的水平位移和排桩侧移的效果较好,预应力施加位置以及预应力大小的改变对基坑边坡地表沉降以及坑底隆起的影响很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2)基于弹性地基梁法,结合结构力学的相关理论,建立了排桩水平位移的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模拟的土钉轴力规律,建立了土钉变形计算模型,引入增量法的思想,并基于排桩与土钉的变形协调推导了考虑施工过程的排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简化计算方法,通过有限元算例和工程实例的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排桩复合预应力土钉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简化计算方法,通过有限元算例的验证表明该方法亦具有合理性。(3)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了排桩复合土钉支护基坑的破坏模式,研究得出,基坑整体稳定性随排桩的嵌固深度和土钉长度的增大而增强,但均存在界限值;当土钉长度一定时,随着排桩嵌固深度的增大,基坑破坏时的滑裂面由桩下弧转变为桩底弧,再转变为过桩弧;当排桩嵌固深度一定时,随着土钉长度的增加,基坑破坏时的滑裂面由过桩弧向桩下弧转变。(4)在分析排桩和土钉在基坑整体稳定性中所起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排桩复合土钉支护基坑的整体稳定性计算表达式。通过有限元算例验证表明建立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具有合理可行性。
其他文献
本文所提出的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是针对普通钢—混凝土组合梁的一些缺陷加以改进而形成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该组合梁具有结构受力合理、施工工序优化、防火性能改善、
目前,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以其实用性较强的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被列入《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作为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之一。本文首先概述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思想
剪力墙结构以其良好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已成为现代高层建筑的主要抗侧力构件,然而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结构体系对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长期以来,按照现有规
当前,大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规划和建设中,新建地铁线路穿越既有地铁线路车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其近距离施工时相互影响非常复杂,如何把这些影响降到最低限度,既能保证新结构物的施
学位
在上海地区地下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浅层高压沼气带来的地质灾害已成了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本文通过试验模拟了含气层生气沉积过程,研究了其沉积过程中上覆压力、围压、水压以及
二次加氯是在管网中选择一系列特定的位置作为“二次加氯点”,对饮用水再次消毒,以满足用水节点水质安全所需的最低余氯水平的加氯方式。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
我国农村住宅多数为自建,抗震能力十分薄弱。近些年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及雅安地震等数次破坏性大震都发生农村,建筑毁坏极为严重,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同时,我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增大和向山区的延伸,遇到了大量的边坡及滑坡问题。边坡和滑坡治理中应用最广的抗滑桩,采用人工开挖,消耗大量的人力,劳动强度大,并且桩坑开挖存
随着各种超长超大的地下室越来越多,超长地下室外墙由于出现混凝土裂缝导致的漏水现象时有发生,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引起了工程界的重视。预应力技术作为一种控制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