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诉讼上抵销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bert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抵销作为民法上消灭债权债务的一种方式,具有清偿债务和担保债权的功能,对当事人权利的实现及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合同法》第99条虽然对抵销权作出了规定,但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抵销在诉讼上的行使问题却未作任何规定。立法的缺失使得司法实践的混乱,大多法院采取不予受理、告知另诉或反诉等方式对当事人提出的诉讼上抵销进行处理,限制了当事人抵销权在诉讼上的行使。为厘清理论上的认识,纠正司法实践中的混乱做法,本文以日本诉讼上抵销为研究对象,从诉讼上抵销的性质为出发点,对诉讼上抵销的认识存在较多争议的诉讼系属及既判力问题进行研究,试图通过对日本学说及实践中这些问题的见解的分析,在深入分析诉讼上抵销在我国适用现状及不足之上,找出可借鉴之处,提出完善我国诉讼上抵销制度的建议。本文分为四部分,正文共三万余字:第一部分:日本诉讼上抵销之性质。对于诉讼上抵销的性质的争论,主要围绕私法行为说、诉讼行为说、折衷说和附条件抵销说展开。由于诉讼上抵销处于实体法与诉讼法相交错的领域,不同学说对其定性不同,在对比各学说基础上,笔者认为诉讼上抵销的性质应采附条件抵销说,即诉讼上抵销在没有被法院进行实体判断的情况下则不发生实体法上效力。第二部分:日本诉讼上抵销与重复诉讼关系之类型分析。日本理论上对诉讼上抵销抗辩是否对反对债权产生诉讼系属,即对诉讼上抵销抗辩是否适用或类推适用日本民诉法第142条的重复诉讼禁止规定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对诉讼先行型、抗辩先行型以及抗辩并行型的情形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认为尽管法院对抵销抗辩的实体判断产生既判力,但诉讼上抵销并非诉也非反诉,而是一种防御方法,并不产生诉讼系属,并不能适用或类推适用重复诉讼禁止的规定。第三部分:日本诉讼上抵销的既判力。传统大陆法系理论认为既判力客观范围原则上限于判决主文中所作出的判断,但大多国家和地区也都例外的规定,判决理由中对抵销抗辩的判断也产生既判力。本文在对诉讼上抵销产生既判力的原因及限制进行分析之上,认为诉讼上抵销产生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应限于法院对反对债权进行实体判断的情形,且仅及于与诉求债权所等的数额内。第四部分:日本诉讼上抵销制度对我国之启示。我国《合同法》虽然对抵销制度作出了规定,但《民事诉讼法》上却并未对诉讼上抵销问题作任何规定,实践中各地法院对诉讼上抵销的处理方式混乱,主要在于对诉讼上抵销与反诉认识上的混淆及对诉讼上抵销之既判力未予充分肯定。本文在对日本诉讼上抵销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上,认为有必要厘清诉讼上抵销与反诉的区别,在明确我国仍有确立独立的诉讼上抵销制度必要的前提下,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对诉讼上抵销进行完善。
其他文献
驰名商标是商标中的佼佼者,是经营者心血和智慧的结晶。驰名商标不仅对企业推进品牌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也有着重大的指引作用。驰
族群研究是当代人类学、民族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对烟台一家韩国独资企业——DH公司的族群状况进行实地调研,运用族群理论透视和剖析企业中的韩国人
任何一种融资产品都需要规范的制度加之具体的程序操作才能得以顺利成就自身,福费廷也是如此。而福费廷本身也正是在国际贸易日益深化的趋势下,日渐成为关注的焦点,然而与之配套
信息腐败是腐败演化出的新型变种。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政府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全面,利用职权垄断信息,然后向关系人寻租信息,以便自己获取不正当利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身职权为他人
1980年我国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自此,我国开始致力于构建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工作,并逐步在各个领域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主要构成部
德沃金曾说过:“我们对法律懂得的越多,我们就越会相信并非与法律有关的重要问题全都是无可置疑的”。自从二十世纪初美国的法律现实主义者提出了法律具有不确定性这个问题后,法
抵押权是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占有而提供担保的不动产或其他财产,债权人的优先清偿其债权的权利。抵押权是担保物权,是抵押权人直接对物享有的权利,担保债的履行,且抵押的成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融资方式包括银行、证券等,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企业对融资的需求,融资租赁,又称现代租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首先出现在美国,经过大约
索马里海盗日益猖獗,增加了航运和国际贸易成本,危害了船只安全和船员人身安全,在国际社会上造成了极为不良的负面影响。由于索马里海盗有着复杂的背景,需要国际社会的介入,
并购贷款作为一项金融创新业务,是由商业银行发放,用来支付企业并购交易的款项。在国际上,并购贷款业务历史悠久,始于19世纪70年代,并随着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出现而呈线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