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物转让制度之探讨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llstud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抵押权是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占有而提供担保的不动产或其他财产,债权人的优先清偿其债权的权利。抵押权是担保物权,是抵押权人直接对物享有的权利,担保债的履行,且抵押的成立不以对标的物的占有为要件,抵押人仍可以对抵押物继续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发挥物的效用。抵押权制度的设计,充分发挥了物的担保权能和用益权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物尽其用的原则。而抵押物转让涉及物尽其用及维护交易安全的双重价值取向,同时也会在抵押人的处分权、抵押权人的抵押权和受让人的所有权形成冲突,在这个涉及三方利益的法律关系中如何寻求平衡,既能促进交易的发生又能维护交易的安全,需要针对抵押物转让的效力问题设计一个科学的制度,才能发挥法律的价值,保护当事人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并促进经济发展。   深入分析各国关于抵押物转让的制度规定,我们可以发现,大都承认抵押人对抵押物所享有的处分权,抵押人可以自由转让抵押物。但是为了确保抵押债权的安全,法律又赋予了抵押权以追及力。抵押权的追及力可以很好的保护抵押权人的利益,但是对于买受人来说则没有起到保护作用,因为规定了追及力,买受人获得的抵押物的所有权就非完整的所有权,该所有权因抵押权人的追及权而变得不稳定,不利于交易的畅通与安全。为维护买受人的利益,各国普遍又在追及力之外规定了代位清偿制度,代价清偿制度和涤除权制度来平衡抵押人,抵押权人,买受人三方的利益。   我国关于抵押物转让的立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规定皆有所不同。本文试图在物权法及民法的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在充分考虑抵押权人,抵押人及买受人利益的基础上,在完善抵押登记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对其他国家与我国现有的抵押权转让制度进行分析,力图重建一个由价金代位物,替代清偿,涤除权相互契合,优缺互补的抵押物转让制度。
其他文献
正当程序原则,来源于英国法上的“自然正义”和美国法上的“正当法律程序”,内涵包括程序中立、程序参与和程序公开。其在中国的发展演变历程,走的是本土化实践运作的道路。
好的刑法不仅是被害人的保护伞,同时也应是犯罪人权利的大宪章。给予犯罪人最适合的刑事处罚,就是对犯罪人合法权益最好的保护。   老年犯罪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以及犯罪
创业板,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名称,但其功能基本是相似的,就是为高成长性、创新性企业、高科技企业提供一个融资平台。与主板相比,创业板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上市条件宽松,有较高
驰名商标是商标中的佼佼者,是经营者心血和智慧的结晶。驰名商标不仅对企业推进品牌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也有着重大的指引作用。驰
族群研究是当代人类学、民族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对烟台一家韩国独资企业——DH公司的族群状况进行实地调研,运用族群理论透视和剖析企业中的韩国人
任何一种融资产品都需要规范的制度加之具体的程序操作才能得以顺利成就自身,福费廷也是如此。而福费廷本身也正是在国际贸易日益深化的趋势下,日渐成为关注的焦点,然而与之配套
信息腐败是腐败演化出的新型变种。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政府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全面,利用职权垄断信息,然后向关系人寻租信息,以便自己获取不正当利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身职权为他人
1980年我国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员国。自此,我国开始致力于构建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工作,并逐步在各个领域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主要构成部
德沃金曾说过:“我们对法律懂得的越多,我们就越会相信并非与法律有关的重要问题全都是无可置疑的”。自从二十世纪初美国的法律现实主义者提出了法律具有不确定性这个问题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