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土地制度背景下乡村社会关系状况研究——以沂蒙山区某个村庄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确立改变了农民被动依赖村社集体经营土地的境况,土地经营所需的承包权、流转权得到了制度的保证,加之国家一系列惠农土地政策的实施,农民负担得到极大的减轻,这无疑提升了村民经营土地的热情,村民的口袋也因此鼓起来了。但不容忽视的是,土地制度作为农村社区得以运行的不可或缺的制度架构,在影响村民收入的同时也为村庄社区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博弈提供了互动平台,这种博弈的结果一方面易造成土地资源的不均衡的分配,另一方面,在强化农民经营土地权利同时也会弱化村庄社区的土地财政权力,上述因素潜在的冲击了以血缘、宗族关系为基础形成的传统人际关系格局,冲击着乡村社会内部各主体之间既在的关系格局。   本文正是在上述理论反思的基础上对山东省某个一般型农业村庄进行的访谈调查,花费两个月的时间对N村不同背景的村民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试图探讨村庄内部不同主体之间关系变化的实际状况,理清当前土地制度引起乡村社会关系状况变化的内在逻辑,结合N村发生的大事件详细分析土地制度作为自变量是通过何种方式引起村民之间、干部与村民以及村民与村庄社区关系变化的。通过上述过程,笔者依据已设计好的半结构访谈提纲,得到详实的访谈资料,着重选取其中22位村民的访谈资料作为研究的重点,基于这些资料的分析,本文得出土地制度影响乡村社会内部各主体之间关系状态的内在途径:首先,当前土地制度通过对村民土地承包权、流转权的界定与保障强化了村民的种地需求,影响了村民土地经营方式的选择,重要的是对村民自劳自得劳动成果的保障强化了村民的利益需求,精打细算的利益观念日渐成为村民交往的准则,为他人主动帮助而不求回报的行为动机明显减弱,致使村民之间的关系格局趋于不稳定,物质化、利益性的倾向特别明显;其次,在当前土地制度背景下,广大农民仍缺乏参与土地分配实践的广泛渠道,土地自由流转权仍间接地掌握在村社干部手中了,这造成村干部在土地分配上的权利增大,为村干部权利寻租提供了机会,那些年老体弱并且经济实力较差的家庭也较少被他们考虑到,从而出现土地资源流向不均衡的问题,这容易造成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隔阂,加剧双方的不信任,造成双方关系的紧张。最后,包产到户的土地制度致使村社集体实际占有的土地数量急剧减少并为农民种地负担的减轻提供了制度保证,使得村社集体的财政日渐空虚,影响了公共设施及公共活动的开展,而这又是联系村民与村庄社区关系的纽带,村民参与这些活动次数的减少难免会削弱双方的凝聚力。
其他文献
采用光助Fenton氧化法处理间氨基苯酚模拟废水,考察了光强、Fenton试剂的用量、初始pH、反应时间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降解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光源下(闭光
“蚁族”群体的出现与中国教育城市化发展、城乡两极分化、产业发展政策、地区发展差异过大密切相关。如何为“蚁族”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促进“蚁族”健康顺利的融入当
本文在我国近年来单位犯罪理论研究和惩治单位犯罪司法实践的基础上,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单位犯罪实际,依据现行刑事立法的规定,参照刑法体系,力图对我国单位犯罪之宏观及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最近在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时说,要警惕“红皮白心”的干部。陈建国指出,凡是发展落后、闹群体事件的地方,一个重要原因是党的基层组织
Nitrate is a major nitrogen(N) source for most crops.Nitrate uptake by root cells is a key step of nitrogen metabolism and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at the physio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城镇化发展举世瞩目。城镇化发展是未来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也
面对当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时期,地市报社需要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色的运营模式,尽快实现传统媒体的战略转型。11月23日,在湖北宜昌举行的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典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形势的变化,国有煤矿企业作为传统能源行业的主体,其发展也面临着巨大考验,矿工的处境再次成为了学界关注与研究的焦点。中国国有煤矿企业为适应市场经
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农村社会进入急剧转型时期,城乡发展迈入了新阶段。村庄作为乡土中国的基本单位,其发展变迁始终是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重要呈现。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
“留守儿童”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出现的新群体。对这一群体的研究,涉及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部分学者指出留守儿童群体因为父母缺位而呈现出种种问题,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