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雾霾为主要表征的大气污染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存在危害公众健康、影响社会秩序的隐患,也成为了政策的焦点议题。从政策视角看,自20世纪70年代起便有诸多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出台,但污染治理实践效果仍无法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当前,环境问题被提升为关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民幸福的议题,加之国内外全球气候与生态安全形势复杂,大气污染政策问题的探讨应被提上议程,理清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过程,从中分析政策滞后、间断等现象及被背后的原因是合理设计政策的前提。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历程中明显存在着对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进行权衡的不同联盟,具有改变政策认知、重塑政策理念功能的联盟学习对大气污染治理效能的改善和治理范式的转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策学习的积极作用已得到了诸多研究的肯定,但学习机理方面的研究仍然较为模糊,尤其是中观层面的联盟学习视角很少得到关注。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中的政治力量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随行政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优势主导力量被弱化,社会力量的自下而上的推动作用开始显现,从权威指导演变为联盟间制衡再到合作的联盟网络结构特征逐步清晰,大气污染治理历程中政策倡议联盟的演变与联盟内、联盟间的互动学习的研究可助益于推动我国环境治理向主动性和创新性发展转变。因此,本研究旨在剖析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中联盟演变过程,探讨联盟学习的基础条件、过程要素及其对政策变迁的作用效果,明晰联盟学习的内在机理,为联盟学习机制的建立和有效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做出理论贡献。研究以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演进历程及表征为基础,对政策学习、联盟学习、政策变迁等理论进行梳理,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中联盟学习机理的解释框架;对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轨迹的梳理,分析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变迁不同阶段的特征;在理论框架基础上,探讨联盟学习的基础条件,分析联盟学习过程中联盟结构变化与学习之间的作用关系,揭示联盟学习与政策变迁之间存在的关键影响要素及两者间的逻辑关系,归纳联盟学习的类型和模式;分析联盟学习的阻碍与推进有效学习的措施,并从联盟学习视角提出完善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途径和措施,以期助益于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形态从反应型到前瞻型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