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及预后营养指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预测价值研究

来源 :桂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xter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及STEMI—CS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探讨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及预后营养指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所有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源性休克分为心源性休克组及非心源性休克组,根据患者是否死亡将心源性休克组患者进一步分为死亡组及非死亡组。采集所有患者详细住院资料,包括人口学变量、既往史、个人史、实验室结果、心电图结果、影像学结果等,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并分析心源性休克组与非心源性休克组及死亡组与非死亡组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共纳入患者287例,分为心源性休克组(52例,18.1%)及非心源性休克组(235例,81.9%),心源性休克组患者分为死亡组(30例,57.7%)及非死亡组(22例,42.3%)。1.单因素分析显示:心源性休克组合并肺部感染率、年龄、休克指数、入院随机血糖、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ALT、AST、球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尿酸、D-二聚体高于非心源性休克组,心源性休克组接受血运重建率、淋巴细胞绝对值、预后营养指数、血红蛋白浓度、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前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低于非心源性休克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休克指数、入院随机血糖、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预后营养指数、合并肺部感染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密切相关(P<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年龄、≥65岁人数占比高于非死亡组,死亡组接受血运重建率低于非死亡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未接受血运重建与STEMI—CS患者院内死亡密切相关(P<0.05)。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1)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预测STMEI—CS的临界值为0.2574,灵敏度80.8%,特异性73.2%。(2)预后营养指数预测STMEI—CS的临界值为44.02,灵敏度77.4%,特异性69.2%。结论:(1)合并肺部感染、休克指数、入院随机血糖、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预后营养指数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保护因素。(2)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预后营养指数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有预测价值。(3)未接受血运重建、年龄≥65岁是STMEI—CS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据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统计显示,肺癌的发病率排名第二,死亡率排名第一。且肺癌患者确诊时往往已是晚期,5年生存率低。随着分子医药技术的进步,针对肺癌的靶向治疗已取得很大进步,广大肺癌患者受益于各种靶向药物治疗。但是因肿瘤的异质性,对靶向药物产生耐药等,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范围缩小。因此,仍需不断研究肺癌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靶点,以满足肺癌患者的需求。C8orf33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病种构成、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以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通过与非进展性肺纤维化表型的患者进行对比,寻找呈进展性肺纤维化表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并进行探讨,以期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性收录2015年11月-2019年3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期间诊断为CTD-ILD患者,其中呈肺部进展性肺纤维化表型
学位
目的:回顾性分析初次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并且成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情况,探讨影响患者非持续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因素以及与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1)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月1日—2020年6月31日,初次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同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于符合纳入标
学位
报纸
随着《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将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与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纳入空间品质指标体系,可达性水平越来越影响城市公共绿地的空间服务效率和品质。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对公共绿地边界可达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初步剖析了在山地城市环境中影响公共绿地可达性的因素——公共绿地自身条件、人口分布、城市路网现状、土地利用性质等,并根据评价结
期刊
目的: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极大推动了肺癌个体化靶向治疗,靶向治疗的前提是需明确目标基因的具体情况,从而指导临床处置。本研究是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各基因的突变特征、人口学特征及肿瘤学特征,分析多基因共存及多发转移的相关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个体化诊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在治疗前经二代测序方法常规检测驱动基因(EGFR、KRAS、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脐血IGF-1、IGF-1R及BDNF的表达水平,探讨IGF-1、IGF-1R及BDNF与新生儿脑损伤的关系以及GDM孕妇年龄及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性别、Apgar评分及生后0.5h血糖与新生儿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我院产科GDM分娩的新生儿脐血标本60例,根据纳入标准将其分为脑损伤组19例(A组)、非脑损伤组41例(
学位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在全基因组范围构建lncRNA差异表达谱,并筛选出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关键lncRNA区域潜在功能性且高特异性表达的SNP位点。方法: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0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及10名健康人群进行测序,依据TPM值寻找表达水平显著差异的LncRNA,并进行GO分析。利用测序的方法对血液样品进行DNA提取,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检测及纯化,使用3730XL
学位
目的:探讨PCT、PCT/LAC、LPS与SAP合并早期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12月至2022年04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为SAP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将SAP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根据病因进行分组;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中PCT、PCT/LAC、LPS的差异;利用ROC曲线计算出PCT、PCT/LAC、LPS的曲线下面
学位
目的:比较老年银屑病患者(≥60岁)与中青年银屑病患者(18~59岁)的相关临床资料,研究老年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老年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认识。方法:使用医院病历检索系统,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21年12月住院治疗的361例银屑病患者的相关资料,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18~59岁)和老年组(≥60岁),并通过电话随访问卷的方式记录患者的最大治疗需求,将两组银屑病患者的资料录入Excel表格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