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dwf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翻译学理论是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提出的,该理论运用生物学界达尔文所提出的“适应/选择”的理论来解析翻译中的适应与选择现象,将译者放在了中心位置,提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理念,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许多学者对该理论进行研究,刘爱华教授将生态翻译理论与翻译批评结合起来,针对文学翻译家批评提出了五步法。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翻译家和作家,林语堂在海内外都享有盛名,他的作品长期受英文读者的喜爱,他的翻译作品更是广为流传。在翻译方面,他编译了大量作品,且译作大都以介绍中国文化为主,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传播东方文化。他在国外旅居长达三十多年,译作几乎全部面向西方读者。在翻译过程中,他必然面临着这两个问题:1,怎样使译本适应西方世界的翻译生态环境?2,怎么样才能使东方文化融入截然不同的环境并被接受?这与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适应与选择不谋而合。所以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角度对林氏的翻译进行研究。本文采取刘爱华教授的五步法,首先从宏观层面分析林语堂翻译文本选择中所体现出的译者中心以及翻译生态环境的影响,先对林语堂生平及教育背景作出简要介绍,然后根据译本性质,将林语堂一生翻译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1,英译汉阶段;2,自译阶段;3,汉译英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翻译生态环境及译者主体性进行分析,从而观察这两方面因素对林语堂翻译文本选择的影响。然后本文以《古文小品译英》为例,从微观角度该书着重分析,首先对林氏编译该书时文本选择倾向作出分析,再解析林语堂如何以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译者身份在翻译过程中实现文化层面,语言层面及交际层面的转换,从而达到在西方翻译生态环境中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通过该研究,笔者证明了以下观点:一,在不同时期,林语堂翻译文本的选择是基于翻译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是“译者中心论”的个人倾向的体现。二,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择体现了他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
其他文献
植物崇拜是一种具有多重性的文化现象,它在古希腊人的社会生活与宗教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它对于西方文明与其他人类文明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论文分为绪论、正文与结
印度尼西亚由17,508个岛屿组成,人口超过2.38亿而位居世界第四。其中,本地穆斯林约有2亿多人,占印尼总人口的88.2%,而华人约有800多万人。笔者之所以选取印尼邦加‘‘SMK BAK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社会的能耗需求也越来越大,对节能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据统计资料显示,空调耗能已占全国耗电量的20%左右。为了营造校园优秀的学习生活环
金融资产价格的时间序列预测在经济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传统的计量方法一直在预测研究和实践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虽然随机漫步理论声称,价格的变化是连续和独立的,但
细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是进行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计算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较难测准的一个参数。该文用CoreLok法和我国《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中的T0330法对
一、个人信用极其征信的经济学分析经 济学范畴的个人信用 ,又称消费者信用 ,按照信用管理领域的分类方法 ,主要包括商业企业提供的零售信用和金融机构提供的现金信用。如商
20世纪80年代,翻译理论界出现的“文化转向”为翻译研究拓宽了视野,勒菲弗尔引进并运用改写这一概念,将翻译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强调意识形态、主流诗学和文化等因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索和理解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对圣玛丽大学孔子学院夏令营教学的分析,来设计一份适合于夏令营的课程设计——基于多元
第二人称代词的隐匿性表达是日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被称为人际交往的润滑剂、粘着剂,能够让交际双方顺利进行交流。隐匿性表达不能独立存在
一致性预测器算法是一种带置信度的域预测机器学习算法,该算法通过将所有满足预先设定的置信度的假设类别都作为域预测结果进行输出,从而实现预测风险可控。一致性预测器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