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突导向因子Semaphorin3a调节Cofilin1的磷酸化在骨癌痛中的机制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ene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癌痛是由于原发肿瘤生长或转移致骨破坏所引起的自发性或诱发性疼痛。约70%晚期乳腺癌患者出现骨转移,40%患者遭受顽固性疼痛,严重影响长期生存率。目前骨癌痛的临床阶梯式镇痛方法,因药物的剂量依赖性副作用明显而使镇痛效果受限,因此对其机制的研究尤为重要。目前研究认为,神经系统中的突触连接或突触传递在结构或功能上具有可修饰的特性,并在痛觉的感受和调节机制中有重要作用。突触前膜与后膜内肌动蛋白微丝的聚合与解聚,为突触间的递质传递及结构重塑提供重要的结构基础。在突触的特异性发育与精确调控过程中,轴突导向因子Semaphorin3a(Sema3a)参与突触前后膜的形成与调节,并在肿瘤中呈现不同程度的缺失。肌动蛋白解聚因子Cofilinl可接受上游磷酸化调节,在去磷酸化的激活状态下解聚肌动蛋白,并在Ser3位点接受磷酸化而失活。在突触前膜中,突触蛋白synapsin Ⅰ与肌动蛋白结合,调控突触囊泡的锚定与解离,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在突触后膜中,肌动蛋白的变化可影响兴奋性谷氨酸AMPA受体向膜上嵌入。我们前期免疫荧光预实验的结果显示,Semma3a在脊髓背角浅层分布明显,可与突触前后膜的特异性标记物共定位,且定量结果显示骨癌痛中Sema3a与Cofilinl含量下降,提示Sema3a与Cofilinl可能参与骨癌痛的维持。据此我们推测Sema3a可能调节Cofilinl的磷酸化,使前膜中synapsin Ⅰ及后膜的AMPA受体发生改变,影响脊髓背角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功能,从而维持骨癌痛的发生发展。本实验中,我们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及PT-PCR等方法,并构建Sema3a与Cofilinl的过表达慢病毒,来进一步探索磷酸化的Cofilinl(P-cofilin)、synapsin Ⅰ、AMPAR的含量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骨癌痛中P-cofilin/Cofilinl比值下降,磷酸化失活的Cofilinl含量明显下调,激活状态的Cofilinl比例增多,可促进肌动蛋白的重新组装;突触前膜内P-cofilin与synapsin Ⅰ共定位的比值比正常组升高3倍,synapsin Ⅰ含量下降失活,对突触囊泡的抑制作用解除;突触后膜中AMPAR增高,使兴奋性突触传递过程增强。给予Sema3a过表达慢病毒,P-cofilin水平恢复,synapsinⅠ上调,AMPAR下降,使大鼠的疼痛阈值升高,疼痛缓解。因此,本实验以期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骨癌痛发生的机制,为临床靶向治疗提供有力的理论证据。
其他文献
石油中存在着大量的含硫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会生成硫氧化物对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石油中存在的噻吩类物质一直是石油脱硫中较难去除的化合物。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对于石油中硫含量的限制也越来越高。而如何有效地去除噻吩类化合物是石油加工过程的一大难题。氧化脱硫是生产超清洁燃料的最具前景的技术,可以脱除加氢脱硫技术难以去除的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等。而常规的氧化脱硫需使用催化剂来促进
目前,临床上用于骨缺损修复的生物材料主要包括不可降解的金属材料、可吸收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和生物陶瓷材料等。其中钛合金等生物惰性材料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增加了患者的创伤和费用负担,而可降解生物材料力学性能差,无法满足承载部位的骨替换。近年来,生物可降解金属材料逐步发展,其特性能够弥补传统金属材料和可降解生物材料的局限,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课题主要探索钙磷涂层多孔锌合金支架材料在颅颌面骨缺损修复中的
学位
近年来,人体动作识别已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视频监控、虚拟现实等领域,对于人工智能发展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动作识别在受限的实验环境条
姿控飞轮是轻型敏捷型军用卫星姿控系统的核心部件。近年来,采用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进一步改善飞轮的转动惯量-质量比等性能已成为主要趋势。国内卫星姿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声望的日益提高,近年来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评估,中国将在2020年发展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入
在人们的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不平衡数据。研究表明,传统以最大化分类准确率为目标的机器学习算法倾向于将待测试样本划分为多类,而忽视少类的识别率。然而,通常少类样本具有重
天然气储量丰富、容易形成预混合气、颗粒物排放少且抗爆性好的特点使其适合作为汽车代用燃料。由于天然气层流火焰传播速度慢,导致天然气发动机燃烧持续期长,后燃严重,甚至
得益于因特网和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三维建模技术的日渐成熟,相比于文本和二维图像,三维模型不仅更完整地包含了物体自身的信息,同时也体现了模型的空间信息,相
目标检测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识别和定位任务的统一。目标检测的主要目的是定位图像中感兴趣的目标,既要给出目标的边界框位置,同时又要准确的判断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