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内输液在战创伤救治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20年代早期Drinker等人提出可利用骨髓腔血液循环通路输注液体。40年代至50年代骨内输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急症救治,并证实血液、液体、药物均能经胸骨或胫骨骨髓快速、可靠地进入血液循环。Tocantins等人证实:刚果红染料注入兔胫骨,10秒后可到达中心血液循环。事实上,1990年的一系列文献报告:任何可经静脉输注的物质注入骨髓后几乎立即进入外周循环。在常规战争中,50%的阵亡伤员是由于大出血死亡,战伤伤口出血是造成伤后30%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提高战地救治水平,减少伤死率便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在现代战争中,由于高技术武器的应用可能导致短时间在某一区域出现大批量伤员,且伤情严重、休克发生率高、大面积烧伤患者较多等,均导致建立静脉通道困难、置管耗时。寻找快速、有效、安全的静脉替代途径便显得尤为重要。美军陆军外科研究所单位在20世纪90年代重新开展了对骨内输液技术在成人救治中应用的评价。通过检索近30年国内文献以及专利检索证实,目前国内尚无开展骨内输液技术的报告。因此,为做好军事斗争的卫勤准备,应开展骨内输液技术的研究。本课题采用大白兔肢体火器伤致胫腓骨骨折模型模拟成人战伤。观察伤情特点及发展,经健肢胫骨骨内输液复苏效果,与静脉复苏对照研究骨内输液技术的有效性。并从三方面研究其安全性。第一方面:肢体火器伤后经健肢黄骨髓骨内输液后是否会产生肺动脉脂肪栓塞。并取输液部位胫骨作病理检查观察骨髓腔近期组织结构变化。第二方面:骨内输液是否对红骨髓造血微环境有影响。第三方面:骨内输液是否会造成骨髓感染以及远期骨髓腔组织结构变化。基于上述实验研究,临床成功应用骨内输液技术救治2例严重创伤休克患者。通过上述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 肢体火器伤后合并休克发生率高,肢体毁损重。2.胫骨穿刺输液成功准确率达95.8%,时间为84±22s;股静脉插管输液准确率也为95.8%,其时间为288±34s。3.四种临床常用的复苏液体与药物经胫骨骨内输液与经股静脉插管复苏效果对应一致。4. 肢体创伤后健肢骨内输液不会产生肺动脉脂肪栓塞叠加效应。5. 骨内输液对红骨髓造血微环境无明显影响。6. 骨内输液技术在一定时间内(24h)不会造成骨髓感染现象,所以一旦容量复苏后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4h。7.近远期骨内输液部位胫骨病理检查显示:近期无异常,远期有轻度纤维化。8.临床成功应用证实:骨内输液也是成人紧急情况下快速、可靠<WP=7>建立血管通道的最佳选择。
其他文献
探讨了以牛乳为原料,结合西藏当地及现代技术制作精酥油的工艺,并对制作过程中的工艺要点进行了阐述,同时检测了样品的主要营养组成,并尤其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检测。通过与
2008年10月17日至11月13日,西班牙当代著名艺术家马诺罗·瓦尔代斯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作为西班牙当代艺术名家,马诺罗·瓦尔代斯始终致力于平面和空间艺术间的探索,其
钢筋混凝土拱桥在跨径80~200m范围内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在我国贵州、云南和四川等省应用较多。对于跨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常采用钢拱架现浇拱圈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中主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一个老、少、边、山、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的原因,经济还比较落后。但是,融水拥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这些都是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
进出口贸易是拉动国家经济增长和实现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东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第三大伙伴,分析并预测我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额也是中国-东盟海洋大数据平台经济综合里外贸部
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应对新军事变革,都在制定和实施未来单兵系统的发展计划,抢占军事制高点,由于这些系统融入了各种先进的军事装备,士兵的负重也大大增加,不利于任务的
<正>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属抗生素类杀菌剂,具较好的内吸性。防治苹果霉心病、轮纹病、炭疽病,可用该药剂300~500倍液,在花期至果实套袋前连喷2次;
进入新世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已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国家间相互联
目的: 更年期是人体衰老过程中生理变化非常明显的阶段,是妇女由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时期。此时,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出现腰膝酸软
<正> 概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诸国本同志在全国中医工作厅局长会议上讲话中说:“中医事业建设的根本问题是中医学术的继承发展问题,是防治疾病能力与水平的提高问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