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犯罪控制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cj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作为上层建筑中制度建设的一部分,从其产生以来,就被统治者用来维护自身的统治,其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不能仅用批评和怀疑的眼光看待宗教,过分夸大其所谓的“欺骗和麻痹”作用,同时还应该看到宗教的合理性在于其对人性的关怀和对有限生命的超越,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考,还是一种人生理想追求。道教作为本土宗教,有着悠久的文化根源和发展历史,在我国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底蕴以及社会群众基础,其影响在近年来更是扩散到世界上其他国家。道教思想来源广泛,无论其教义教理,还是其伦理观和人生观,都对国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古语云:“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达与穷构成国人在世俗生活中的健康心态,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济世救人,修德度己的理念。道教主张“无为”,进而达到“无不为”的境界。无为即是要求无喜无悲,无善无恶,但不起分别心。老子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1即要求浑圆如一的道德心。同时针对世俗纷争罪恶横行的现象,老子发出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呐喊,要求人们能够清净无为,“致虚极,守静笃”,2不“妄作凶”。这些道教思想的积极之处在世人眼中也是期消极思想的理论基础,因此,被世人所批判。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思想无所谓消极不消极,它们皆是我们人性的指向,情感的浓缩,其存在是有现实价值的,只是在于我们的践行过程中是否能够把握住“度”,正是过和不及使得人们在践行上出现了偏差。道教的人格思想已经深深浸润着国人的人格,在当今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和过渡期,社会道德体系被经济至上主义冲击得体无完肤,我们不应该再视宗教为洪水猛兽,应该充分利用宗教教化人们心灵和促进道德规范体系发展和巩固的作用,发掘其科学和合理的精神内核。道教可以为我们研究犯罪控制理论提供更多的思路和途径,从而来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其他文献
僧肇以性住不迁说与不真即空之理构筑其独特的形而上学。其学术之渊源一为龙树的性空幻有说,一为郭象的独化论。性住不迁明时间与实在,不真即空理约本体与现象。大略以假名存
在《灭惑论》中,刘勰以佛统儒,反映了他对佛教心性体认的极大归属感,同时他又极力证明佛教与周孔名教契合无间,表明了他对名教的坚持和对制度世界的肯定。刘勰的《文心雕龙》
第一部分目的探讨TGF-β1、Smad4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GF-β1、Smad4蛋白在89例宫颈鳞癌组织和19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的时代,同时它又是一个众生喧哗、浮躁纵欲的时代。对于九十年代诗歌来说,尽管它在美学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它的叙事化倾向、个人
目的 评估下颌骨骨折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可靠性及其效果 ,探讨其优缺点。方法31例患者共 5 1处下颌骨骨折行小型钛板复位坚固内固定。复位技术及小型钛板的固定位置均参考
科研水平成为衡量高校在新形势下是否具有办学适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科研水平高低对于建设研究型大学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承担这些科研工作的高校教师,
随着汽车的越来越普及,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多,迫切要求汽车防撞技术的发展。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系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重点,能够有效的避免车祸的
我国是世界上蝗灾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其中东亚飞蝗是导致我国蝗灾发生的首要害虫。目前,我国蝗虫的主要控制手段是化学防治,化学农药大量长期施用已经造成蝗区严重的环
“转识成智”最早是佛家瑜伽行派明确提出的,但它也是古往今来一切哲学与宗教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本文依次从“转识成智”的必要性、可能性、现实性对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
灌顶把一生的主要精力都花在整理智顗的学说上,故其自身的著作不多。然而,灌顶在著作中对涅槃学的重视,体现了他与智顗不同的佛学旨趣。以往学者研究灌顶,多是强调他在整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