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1600G镗铣加工中心进给系统热误差分析与建模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b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进步,加工中心在工业制造业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而随着人们对机床加工精度要求的提高,减小加工误差已经成为提高加工水平的重点。世界各国学者已经深入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其中随着制造精度的提高,几何误差已经得到极大程度的削减。本文以TX1600G型镗铣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在充分研究国内外误差补偿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借助相关软件,对TX1600G型镗铣加工中心的热特性分析、温度和误差检测以及误差补偿建模方面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所示: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总结了误差补偿方法及其步骤,且对国内外误差补偿技术研究现状作了具体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在分析TX1600G型镗铣加工中心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TX1600G镗铣加工中心中移动副和转动副产生的误差及其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齐次坐标变换方法,建立了 TXYZ、XTYZ、XYTZ、XYZT四种加工中心综合误差补偿模型,并利用此规律,结合分析得到的34项误差元素,对TX1600G型镗铣加工中心进行了综合误差建模;基于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对TX1600G型镗铣加工中心的进给系统进行了热特性分析,得到其温度场,为更好地建立加工中心热误差模型提供了依据;基于对TX1600G型镗铣加工中心工艺参数分析以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的需要,最终确定了对其误差的检测方法,为下一步进行进给系统的热误差补偿建模奠定基础;通过对该加工中心热源的分析,基于优化后的关键测温点的相关实验数据,研究了基于最小二乘的多元线性回归的机床热误差补偿模型,通过MATLAB软件求解模型参数,得到加工中心的热误差补偿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模型检验。
其他文献
传统发酵乳制品富含乳酸菌,其中瑞士乳杆菌具有诸多功能特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在奶酪发酵中,瑞士乳杆菌作为非发酵剂乳酸菌具有改善奶酪口感并加速风味形成的能力,在奶
高超声速进气道作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常会因为燃烧室产生的背压、内部收缩比、马赫数等原因而发生不起动,不起动现象引起力和力矩的异常,导致飞行器性能的变化,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国家GDP总量一路赶超,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我国2018年GDP总量为90030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6.6%,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我国的决策部门始终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走势进行预测和展望,从而制定了很多重要的正确的战略部署。我国在1992年就开始前瞻性的正式建立战略性兴产业,直至2018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目前对蜂窝梁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相对较少,且试验研究也仅限于纯钢结构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受力的全过程,且都没有考
在出现如地下渗水、瓦斯爆炸等突发事故的煤矿等地下封闭作业空间,或者在发生了火灾等突发事故的大型室内或地下场所,由于灾害性事故的破坏,电力系统及各种无线或有线设备通
伴随着全民运动的热潮,各类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从专业运动员到普通人,运动损伤时有发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专业且及时的康复治疗变得尤为重要,但专业康复治疗师人力资源不足、康复医疗设备落后等因素,阻碍了很多人的康复治疗。因此,设计研发一款可代替康复治疗师的专业全面型康复机器人变得尤为迫切,也是目前康复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主要针对一种多功能全身康复的运动损伤康复机器人机构设计展开研究,主
随着工业机器人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而农业机器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将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随着工业领域和第三产业的
组织变革是一种得到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认识的现象。有效的变革规划和真正实施对于每个组织来说都至关重要,以便在动态的业务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毫不含糊地,环境活力的影响是组织变革的最大主要原因,这种变化可能是自愿的,或者正受其访客中的领导、经理或变革推动者的影响,以便针对竞争对手的行动获得有效的业务流程解决方案。许多研究人员将组织变革视为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回应"。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和探讨组织变革对纳
优化品种结构、减肥增效是海南菠萝生产面临的迫切需求。为了解海南菠萝主产区施肥现状,并针对性对新引进品种进行优化施肥管理,本研究主要开展两方面工作:(1)对琼海、万宁菠萝种植户施肥情况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调研;(2)基于金菠萝生长发育规律的营养特性研究,比较不同施肥模式(CK,空白对照;FC,农户常规施肥;Optl,优化施肥+土壤改良剂+覆膜滴灌;Opt2,优化施肥+覆膜滴灌;Opt3,Opt1基础上
巴黎协定签订以来,中国面临的碳减排压力愈发增大,电力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有必要承担相应的减排责任。当前,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应对二氧化碳排放及能源供需缺口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将可再生能源纳入电源结构的优化配置,能够从根源上降低碳排放,有助于推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为降低电源规划的经济成本,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带来的社会福利效益,论文以传统电源规划模型为基础,构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