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dat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在法治化国家的建设进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二者在价值和目标上的一致性使得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但理论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在真正的实践中,由于新闻舆论监督和司法自身的特点,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之间存在冲突也在所难免。近年来,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问题,尤其是二者的冲突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更好的发挥二者的作用,实现社会公正,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冲突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现有的相关研究多侧重于讨论二者的抽象关系,缺乏对二者现状以及各自特点的全面分析,以致于难以得出实质有效的措施。本文立足于此,在参考当前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二者的全面分析,从本质上对二者冲突的原因加以分析和总结,就平衡二者之间冲突的解决措施和制度建设提出设想。本文共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引言主要是关于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研究的文献综述。其中正文部分又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概述”。这一部分介绍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概念、特征,并由此得出其存在的必要性和依据。同时介绍了实现司法公正的两大保障。在分析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得出二者之间的应然关系,即新闻舆论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司法公正保障新闻舆论监督。第二章为“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冲突”。首先通过引用案例和相关数据对二者冲突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冲突的原因做了总结;并从法理学的角度,在价值冲突、利益冲突、权利与权力冲突以及权利之间冲突四个方面对其冲突的实质做了分析。第三章是“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冲突的平衡”。该部分首先指出平衡二者冲突的必要性和意义,然后指出平衡中应遵循的原则。第四章介绍了在借鉴国际上和国外平衡二者冲突经验的基础上,得出我国关于平衡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冲突机制的构建。具体又包含了新闻媒体机构的行业自律;完善新闻立法,建立合理的新闻舆论监督模式;司法机关方面的积极应对与作为,以及增强自身的独立性等内容。本文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历史研究方法及文献资料分析方法等进行分析比较,目的在于在参考当前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全面分析,从本质上对二者的冲突及冲突的原因加以分析和总结,从新闻舆论和司法两个方面就平衡二者之间冲突的解决措施和制度建设提出设想。
其他文献
广州市萝岗区积极探索未成年矫正对象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本土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现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尚需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完善未成年矫正对象社区矫正的制度
本文以陌生化理论和读者接受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了葛浩文英译莫言小说《生死疲劳》中的陌生化手法的再现及其与读者可读性之间的有机完美融合。论文首先论述了葛浩文的三种“
本研究通过一项2×2×2的控制实验,检验了在微博的使用情境中,消费者的品牌承诺(高vs.低)、品牌危机信息的诊断性(高vs.低),以及消费者的自我呈现满足(自我形象提升vs.非自我
对于驾车肇事构成犯罪的行为而言,定性的争议点主要集中在交通肇事罪抑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文章以罪过形态作为区分此罪与彼罪的突破口,以厘清行为人在驾车肇事中的
1目的观察益气解毒化瘀方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实验大鼠结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0(IL-10
教育学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演变过程中存在着分化、综合和实验三大趋势;存在着理论建设与政治宣传、中国教育与外国教育、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等三大问题。只要我
对于具有论政传统的中国士人而言,"谈政治"与"不谈政治"的问题在民初显得尤为突出。相较于时人集中于五四时期相关论述,本文将视线拉向五四之前的民国初年,集中探讨梁启超、
艾丽丝·门罗是一个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她对加拿大和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的短篇小说为她赢得了很多名誉。2013年十月,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称
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证据的形式之一,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虽规定了证人强制出庭作证制度,但实践中出庭作证率仍比较低,已经成为困扰刑事诉讼的一项积弊。要改变证人
利用沸石吸附法去除重金属废水中以络离子形态存在的铜。实验考察了沸石用量、振荡时间、p H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 ,沸石对 Cu( HN3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