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洞型油藏注采井位优化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u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程度越来越高,且难度越来越大,开发方向也由传统的碎屑岩储层转向碳酸盐岩储层,其中缝洞型油藏成为油气增储的重要接替领域。在生产开采的中后期,这类油藏普遍会面临井位不完善的问题,此外缝洞型油藏不同于传统的碎屑岩储层,其非均质性强,不符合达西渗流定律,因此传统的注采井位优化措施不能有效解决此类油藏井位不完善的问题。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式,对缝洞类油藏注采井位优化展开研究,进行了如下操作:建立典型缝洞油藏的概念模型,研究不同溶洞大小、溶洞个数、溶洞纵横比对累产油、含水率、采收率和剩余油的影响。建立不同储集体地质模型,进行了缝洞型油藏不同储集体类型的水驱效果研究、缝洞型油藏纵向注采结构优化研究、缝洞型油藏井储匹配关系研究。建立塔河S74区块地质模型并进行历史拟合,在此基础上研究S74区块剩余油分布和注采井位优化设计与效果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溶洞越大、纵横比越大,累产油也就越多,含水率会减少,采收率也会变低;溶洞个数增加,累产油、含水率变化较小,但采收率会变低。低注高采优于高注高采;缝注孔采优于孔注缝采、缝注洞采优于洞注缝采、孔注洞采优于洞注孔采;单体大溶洞储集体的水驱效果最好,裂缝-溶洞次之,裂缝-孔洞的水驱效果最差。S74区块的剩余油主要分布于注采井间、油藏边部地带及油藏顶部;单溶洞井组TK6100生产井关闭下部射孔层段,重新对上部射孔、裂缝-溶洞井组TK612采用周期注水、裂缝-孔洞井组TK617CH新增注水井,均能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其他文献
白土沟油区由于依靠天然油藏能量开采,目前大部分油井处于停产状态,急需开展储层综合研究,为制订注水开发方案奠定基础。本文开展了延9、延10底水油藏的地层对比、测井二次解释、沉积微相、砂体分布、油藏类型及地质储量复算等研究,进行储层综合评价,明确优质区。具体研究成果为:延9、延10油藏划分成7个小层,优势相为边滩微相及河道充填微相,砂体分布受沉积相控制。油藏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斜坡构造,但局部发育
目前,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正在向深水区(500m~1500m)和超深水区(大于1500m)发展。因此,海洋深水区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全球油气“增储上产”的主力之一和油气科技创新的国际前沿。由于深水钻井环境、技术及装备与陆地或浅水有较大不同,因此深水钻井在作业流程及所需技术与装备方面具有自身特点。深水井身结构设计,是深水钻井工程设计控制中的重要一环,在国内外备受重视。在深水钻井过程中,时常遇到地层安全密度
海上油田大多为砂岩油藏,防砂方案设计在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中是一个关键的环节。防砂筛管作为机械防砂方法的关键工具,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防砂设计是否成功。冲蚀磨损是造成筛管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筛管冲蚀磨损机理对完善防砂手段乃至整个油田开发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明确影响筛管冲蚀破坏原理及其在设计,选用方面的准则,文章采用数值模型与冲蚀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筛管冲蚀破坏原理以及冲蚀速率计算
现阶段,对接井盐穴储气库建库技术已成为盐穴储气库的热点研究问题,但是我国多为层状盐层建库,具有夹层多、单夹层厚、不溶物含量高等特点。对接井造腔过程中盐层及夹层中的不溶物将会释放出来、沉降并堆积到腔体底部,形成沉渣。沉渣空隙中的卤水占据了大量储气空间,现有工艺无法排出沉渣中的卤水,造成储气库有效库容下降。因此,提高对接井盐穴储气库腔底沉渣空间的利用率至关重要。针对上述问题,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室内实验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在加拿大被成功应用于开发油砂资源,并已日趋成熟。然而,据现场生产实践表明,SAGD受储层非均质性影响严重,其中储层内分布的多夹层影响最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夹层存在对流体流动的直接影响,二是对SAGD生产动态的间接影响。因此亟需开展多夹层条件下SAGD开发产能变化特征研究。本文以加拿大L油田为原型开展了对夹层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首先以典型单夹层为基础,针对不同
近年来,国内外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发展迅速,成为油田开发的一项重要技术。其中,顶部注气重力驱技术结合了气驱及重力驱的优势,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亟需对其生产开发效果及相关驱油机理进行研究评价。本文以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为研究对象,借助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等方法,开展顶部注气重力驱实验研究。基于一维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不同注气开发方式的驱油效果及顶部注气重力驱的影响因素;针对目标巨厚油藏,设计并制作三维物理
我国的煤层气资源较为丰富,但煤层气开采条件较差,因此国内煤层气产业发展面临若干开采工程技术难题。为了解决煤层气开采工程的技术难点,把握我国煤层气开采工程技术发展的趋势,本文调研了国内外煤层气开发现状与煤层气开采工程技术现状,对比了国内外煤层气钻采技术,系统梳理了国内煤层气开采技术的难点,分析了国内煤层气开采工程技术的发展需求。目前国内煤层气开采主要面临技术适应性差、储量动用率低、现有钻完井技术成本
近年来,深水领域已成为世界油气勘探和开发的热点之一,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但深水储层所处地质环境和海洋环境比较特殊,储层多具有“高孔高渗、胶结性差”等特点,储层出砂已成为深水油藏开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对于深水油气井完井而言,出砂预测和防砂方法优选等内容成为了完井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机械防砂方法仍是海上防砂完井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缺陷,机械防砂方法并不是最合理的深水油藏防砂方法。压裂充填方法的
[db:内容简介]
[db: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