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运动竞赛竞赛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_2036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竞赛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自身活动需要的产物,人们进行运动竞赛的本身就在寻求一种需要的满足,这些需要的满足又促进了运动竞赛的进一步发展。随着运动竞赛中竞争的日益激烈,对竞赛准备与竞赛过程的投人越来越大。如何运筹和使用这些投人,增加运动竞赛的效益,变得日益突出和重要。 长期以来,我国运动竞赛的举办是由政府统一管理、垄断经营,比较注重运动竞赛的社会效益,而对运动竞赛的经济价值没有充分的认识,更谈不上有效地开发。运动竞赛的效益是衡量体育竞赛目标和功能实现程度的标志,运动竞赛的效益是运动竞赛的活力所在,也是运动竞赛赖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运动竞赛的效益理论与实践问题成为目前运动竞赛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鉴于上述原因,笔者拟从探讨运动竞赛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的选择来展开本课题的研究,以丰富运动竞赛的理论体系,为运动竞赛效益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笔者主要采用文献效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运动竞赛效益作为研究对象,以运动竞赛学、市场营销学、运动竞赛的组织者以及相关的参与人员为调查访谈对象展开本课题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结论: 1.以满足人们对竞技的需要为目的,通过一定的比赛组织形式,以运动员为主体提供的竞技表演为核心的非实物形态服务产品及其它围绕竞技表演开发的实物性和服务性相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 2.运动竞赛效益是指对运动员间的竞技较量及提升其效应所做的投资与之在社会、经济和竞技方面所实现的效果比例 3.竞技效益定义为以提高竞赛质量为目的的投资与所取得的效果之间的比例。 4.运动竞赛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竞技效益三个方面予以考察。其评价指标分别为: 4.1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包括:城镇居民竞赛消费占总支出的比重;运动竞赛收视率(竞争类);场馆上座率(对抗类);第三产业就业贡献率;社会贡献率。 4.2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为:净利润率;资金利税率;劳动生产率;参与单位经费自给率;运动竞赛次收益增加值增长率。 4.3竞技效益的评价指标: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表现与其劳务支出的比率;裁判的整体执法表现与对其总劳务支出的比率;竞技过程的总投入与观众对此满意度的比率;运动竞赛中的竞技投入与高水平运动员数量增长率的比值。 5.竞争类与对抗类运动竞赛效益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从指标与权重两个方面体现出来,揭示我们在评价这两类比赛时应采用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6.目前专家咨询评分加权法是我们评价运动竞赛效益的主要方法。
其他文献
通过观看2003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冠军赛录像资料。24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录像资料,对优秀选手各项器械的艺术价值、技术价值作了研究与分析。在对2001年全国九运会艺术体
一、汽车烤漆房概述rn目前我国汽车烤漆房依据《汽车喷烤漆房JT/T324-2008》标准生产,是现行实施有效版本.汽车烤漆房一般是用来喷涂和烘烤车漆的,因此,烤漆房最确切的描述应
学位
近年来,朋辈心理辅导以其实施方便、见效快、推广性强等特点开始应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为了有效地推广运用朋辈心理辅导,已有众多国内外学者对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朋辈心理
伦理学是以人为核心探讨善恶问题的一门科学,它的基本命题就是,凡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的行为就是善的,凡漠视人、侮辱人、损害人的行为就是恶的;凡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有利于
  本文首先通过比较国际、国内的艺术设计的课程设置,得出结论: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教。其次,阐述了艺术思维的特征、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以及思维与知识、思维与智力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