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结构界面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tianshyi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以抗拉强度较高的工程竹作为受拉区,而以抗压强度较好的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作为受压区,两种材料界面处采用剪力连接件而形成的新型组合结构。在材料使用上,竹-地聚物混凝土所使用的工程竹和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具备资源再生和节能环保的特点;在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上,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结构与竹-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相似性,都能充分发挥竹和混凝土材料本身抗拉和抗压的特性,可以代替部分钢筋混凝土满足工程领域使用需求。围绕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界面力学性能这一研究课题,本文分别进行了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和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结构界面滑移性能试验研究,并对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对单轴受压下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内容包括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应力-应变关系和泊松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泥掺量对于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各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的加入与进行早期升温养护均能加速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提高,且两种方式没有明显差别;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的极限横向膨胀拉应变远大于普通混凝土,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的泊松比与普通水泥混凝土具有明显差别;选用Sazen模型描述了本文粉煤灰地聚物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并依据试验结果对曲线形状进行了修正。其次,进行了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结构界面滑移性能研究,即荷载-滑移试验,本次试验共设计制作4组共12个试件,研究了凹槽-螺栓复合式剪力连接件承载力和破坏形态。研究表明,组合结构的破坏均始于剪力连接件凹槽部位的混凝土破坏,且凹槽是影响组合结构抗剪性能的关键因素;而螺栓的使用对提高凹槽部位抗剪能力有重要作用;从荷载-滑移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单凹槽组合结构以脆性破坏为主,加载过程基本处于线性阶段,而双凹槽组合结构具有明显的延性破坏阶段。最后,针对竹-地聚物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比较了不同界面连接程度和不同混凝土材料对组合梁整体力学性能所产生的影响,为以后试验奠定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发展,文本信息量呈现爆炸性增长的趋势,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文本处理成为信息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文本之间语义相关度计算的相关研究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后,植被的大规模恢复引起的实际蒸散发量变化对区域水文循环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全面合理评估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效应、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区
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是一种可诱导的植物抗病模式,具有抵抗二次病原菌侵染的广谱抗性。在拟南芥中,病原菌直接侵染或由植物激素水杨酸SA(salicyl
大规模优化广泛的存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合作型协同进化算法将大规模问题分解为维度较小的子问题,是一种解决大规模问题有效的方法。与传统进化算法相比,协同进化算法
土壤水分是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驱动因子之一,量化其数量特征是研究区域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基础。当前,测定土壤水分的主要方法有烘干法、中子法和时域反射法(Time
航路网是航空器在空中运行时的三维物理空间,我国航路网络虽然有了巨大发展,但也出现了干线航路流量过大,航路灵活使用率低,航路穿越“三区”较多等问题,需要进行系统规划与
位置定位是一个非常宽泛的研究领域,可分为室外定位系统(OPS)和室内定位系统(IPS)。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个标准定位系统,它可以在室外环境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导航,然而由于无线电信号不能穿透较厚的墙壁和有散射作用的障碍物,所以会导致不可预测的非视距(NLOS)传播和不可靠的定位结果。为达到室内定位的要求,学术研究界已经提出了多种室内定位技术,但目前,针对室内环境仍旧没有GPS这样的标准定位系统
居泉沙雷菌(Serratia fonticola)是1979年被定义成沙雷菌属的一个新种,广泛分布于水、土壤、植物、人类以及动物的肠道和呼吸道中,是空气中的条件致病菌。该菌长期以来被认为
为了减少氮肥的损失,常见的一种方法是在颗粒外部用物理性手段包埋屏障。其中,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包膜层材料用以包膜肥料颗粒被广泛推崇。本论文以魔芋葡甘聚糖(KGM)、乙基
零售商场常面临着包括火灾在内的一系列风险,购物中心也不例外。许多人光顾的封闭购物中心若发生火灾,惊慌失措的人群会互相推挤地逃离这些燃烧和烟雾弥漫的地方,导致许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