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对赌协议对并购溢价风险管理的研究——基于“盈利能力支付计划”方式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04397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并购交易日渐增多,并购市场也越来越活跃,逐渐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态势。并购市场已进入“2.0时代”,交易数量与金额也越来越高;相较于以往而言,并购类型多样化、并购交易复杂化、支付手段创新化、并购风险高危化是当下并购活动的主要特点。作为一级市场的主要资本活动,并购交易具有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特点。对赌协议的引入被认为是一种削弱并购风险的有效方式。在并购交易过程中,对赌协议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降低由估值过高产生的较高溢价支付风险。
  通常情况下,并购的交易价格是基于目标公司的评估价值做出的,且多数并购交易都会选择收益法确定目标公司的价值,即通过标的资产未来的收益进行折现计算。由于未来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并且并购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并购之前标的方对目标公司信息的掌握显著优于并购方,因此目标公司的价值很容易被高估,进而导致并购方支付的交易对价存在较高的溢价支付风险。针对这一具体问题,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损失,并购方要求和交易对手签订财务对赌协议进行对冲。多数情况下,签订的财务对赌协议条款都是“盈利能力支付计划(Earn-out)”类型,这种类型的对赌协议,能将传统的一次性付款方式转变成两次或多次付款的交易方式,且后续款项会根据目标公司在约定时期内的业绩表现支付。这种财务对赌协议,本质上是赋予了并购方一定的选择权,也就是期权,以有效保护并购方的利益。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方法,就对赌协议在抑制并购溢价支付风险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大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了财务对赌协议在抑制并购溢价支付风险方面的实用性和普适性。
  国内外有关对赌协议的研究文献,多是从法学和管理学角度研究其合理性,少量关于价格和风险的研究也是基于个别案例的剖析,而系统的定量研究很少。其次,关于企业定价的研究,前期多以现金流折现法为主,后期逐步引入了实物期权等方法。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了并购溢价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委托代理现象和价值创造是最主要的两种原因。
  在讨论和界定了本文对赌协议概念的基础上,分别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就对赌协议的设计机理进行了分析;从对赌条约涉及的对象和对赌的方式出发,将对赌协议进行了分类,分别是:单向对赌与双向对赌、股权补偿对赌与现金补偿对赌、上市对赌与业绩对赌。
  在说明本文使用的“溢价风险”概念后,就其成因做了讨论,主要包括:高估目标企业未来价值、管理层主观臆断、市场竞价收购中的激烈竞争等。这些表面原因的背后,一个共同的本质原因在于收购方与被收购方的信息不对称,而造成收购方高估目标企业未来收益,并因此支付了过高的收购价格。
  此后,本文重点分析了财务对赌协议对并购交易价格的修正作用,提出了一般性财务对赌协议对交易价格的修正机制。并就“盈利能力支付计划(Earn-out)”这一主要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关于财务对赌协议(盈利能力支付计划)的价值大小,本文分析了使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Black-Scholes Model,以下简称B-S模型)进行定价的适用性、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随后,对B-S模型进行了Box-Cox变换(以下简称BC变换)以放宽其适用条件,并推导出BC变换后的定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论文给出了相应的并购交易价格修正模型。
  最后,运用该修正模型对实际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针对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沪深A股市场的并购交易,手动收集与整理了1332个案例,选择其中符合条件的46个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以验证修正模型对并购溢价风险的抑制效果及适用性。
  文章研究发现,并购操作中,大多数的并购交易价格是基于目标企业的评估价值所做出的,这种定价方式确实存在着高估的倾向,即并购初期交易双方确定的交易价格(即协议对价)高于真实水平,并购方存在高额溢价支付的风险。而财务对赌协议,可以作为一种并购风险管理工具,能有效降低并购方溢价支付的风险。
其他文献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开始颠覆我们的传统行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数字经济使得商业银行或许成为21世纪最后一批“濒临灭绝的恐龙”,因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使得空间距离不再是障碍,商业银行不得不开始走上转型之路。国内商业银行纷纷在互联网化转型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上至总行层面设置专项经费进行系统
学位
证券分析师作为市场上的信息解读者和传递者,承担着向投资者提供能合理反映证券内在价值的信息和理性的投资建议的义务,通过引导投资者价值投资,来减弱市场价格的偏离程度,从而提高市场的有效性。多数研究都肯定了分析师评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准确地对公司估值,从而促进市场效率提高。然而,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当市场处于泡沫泛滥时期,分析师也存在过度乐观现象,没能对潜在的风险以理性态度发出提醒,反而热
黄金自古以来便被当做财富与权力的象征而备受推崇,另一方面,由于其稀缺性、可锻性等优点被应用到了货币领域,且一直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黄金进入浮动价格的时代,其价格逐步由市场供需结构决定。由于黄金的特殊的自然及人文特征,被赋予了商品、货币、金融三重属性,而这三重属性又带来了黄金的三种需求,即生产性需求、储备性需求及投资性需求。正是黄金的这种多面性使其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
学位
自从 Fama,MacBeth(1973)通过截面回归的手段对 CAPM 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之后。学者对大量的公司特征进行了研究,数量众多的各类因子被认为可以用来解释股票价格的变动。同时基于这些因子而诞生的多因子选股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有学者指出部分因子的有效性其实不尽如人意。此外,分因子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如果不加辨别直接使用这些因子进行选股,可能会使选股的结论偏离投资者原有的目
学位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国内先后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随着我国国内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证券市场对我国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证券市场中,证券投资者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来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证券市场信息传递效率的高低直接会影响证券投资者所做的决策,进而会影响到证券市场的稳定。与欧美等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才发展了二十多年,历史时间不长,并且我国国内证券市场相关
中国经济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如今己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近些年来,中国积极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采取的措施包括推行“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立多个自由贸易区、组建“亚投行”组织等,这些措施使中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更为密切的联系。  在资本市场方面,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的密切相
学位
近年来,政务债务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2017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4.36万亿,截止2017年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总计16.47万亿。部分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较大,必须下大力气化解。历史上,1932年民国发生了重大的债务违约。当时恰逢1929年经济危机:国际经济衰退,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债务违约现象,而国内经济发展平稳。民国不再闭关锁国,商品和货币几乎自由流动,同当代一样,国内经济受到国际因素
学位
2008年金融危机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大的金融机构的风险对金融体系内的其他金融机构产生很大的冲击,致使其他的金融机构陷入危机甚至破产倒闭,最终造成整个金融体系发生风险。这使人们意识到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彼此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之间的影响及对整个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溢出与传染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经济的宏
学位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救市计划,而这些计划中有一部分是通过企业所有权国有化来进行的。由此,业界和学术界展开了对中国“再国有化”浪潮的讨论:在早期,学者们主要围绕是否发生“再国有化”浪潮展开了讨论;随着国有化事件的进一步增多,学者们开始探讨其影响因素和产生原因;近来,少部分学者对“国有化”的绩效问题展开了研究,但研究范围十分有限。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拟对“国有化”
学位
投资者有限关注度是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热点,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的研究也是学者关注的焦点。我国将二者结合的还很少,本文尝试将关注度引入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研究中;单独衡量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度(而非全市场的投资者),进而研究机构投资者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2007-2016年10年间上证A股(非金融)每只股票每个季度全部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情况进行实证检验,较以往的Top10股东持股情况显得更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