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力约束的柔顺机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 :华东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dy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机电系统、精密定位和精密操作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柔顺机构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柔顺机构拓扑优化设计无需从已知刚性机构出发,只要指定设计域和输入输出位置,获得具有优化性能的机构。然而,采用拓扑优化方法获得柔顺机构构型容易出现类铰链结构,导致应力集中、疲劳寿命低及不易加工等问题。为了抑制类铰链结构,本文采用应力约束进行柔顺机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
  (1)采用改进的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模型 (Solid Isotropic Material with Penalization,SIMP),以结构体积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采用P范数法对所有单元的应力凝聚化成一个全局应力约束,建立连续体结构全局应力约束拓扑优化的数学模型,利用设计变量过滤技术避免优化迭代过程中出现数值不稳定的现象,采用移动渐近线算法更新设计变量,进行连续体结构全局应力约束拓扑优化设计。数值算例结果表明采用全局应力约束拓扑优化获得结构更加合理,能够有效地避免应力集中现象。
  (2)以柔顺机构的互应变能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采用P范数方法对所有单元的局部应力凝聚化成一个全局化应力约束,利用自适应约束缩放法使得P范数应力更加接近最大应力,以机构的最大应力和体积作为约束,建立柔顺机构最大应力约束拓扑优化模型,采用全局移动渐进算法进行优化求解,进行柔顺机构应力约束拓扑优化设计。数值算例表明能够有效地抑制类铰链结构,随着应力约束极限值的减小,机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柔顺机构逐渐从集中式柔顺机构转变为分布式柔顺机构。
  (3)针对多输入多输出柔顺机构设计问题,以各个输出位移加权和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为了抑制输入输出达到完全解耦,引入输入输出耦合约束,以输入输出耦合、最大应力和结构体积作为约束,建立多输入多输出完全解耦的柔顺机构拓扑优化模型,进行多输入多输出完全解耦的柔顺机构应力约束拓扑优化设计。数值算例验证了完全解耦的柔顺机构应力约束拓扑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当应力约束极限值的合理取值时,能够有效抑制类铰链结构。
  (4)为了克服传统SIMP材料插值模型无法准确描述多相材料应力约束拓扑优化,利用可分离应力模型计算多相材料结构的刚度和应力,以互应变能最大作为目标函数,使得柔顺机构具有足够的柔度,以各相材料最大应力和体积作为约束,建立多相材料柔顺机构应力约束拓扑优化模型,进行多相材料柔顺机构应力约束拓扑优化设计。通过两个数值算例验证多相材料柔顺机构应力约束拓扑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在我国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公路桥梁T梁的生产为一种常用的建设方式。梁场T梁的生产直接影响着工程工期、造价,是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关键环节之一。  预制梁场作为预制梁的生产基地,其选址、布局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除了能对生产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外,梁场的不合理布置、管理,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对工程单位的经济效益、国家土地资源的节约等诸多因素产生直接的影响。过程中需要考虑沿着线路的布局、建设标准和工
学位
论文从事故黑点识别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农村公路有别于其它高等级公路的现实情况,运用动态分段法、BP 神经网络以及遗传算法建立农村公路事故黑点识别模型。通过识别农村公路中的事故黑点,而后对农村公路事故黑点的治理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减少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升农村公路的整体安全,保障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在研究事故黑点识别工作之前,通常需要将整个道路进行分段处理,传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因其输送能力强、速度快、安全舒适等明显优势而得到迅猛发展,其快速发展有效压缩了时空距离,提高了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的流通速度,对区域空间结构、人口流动、经济联系和土地利用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本文对高铁开通后虹吸效应的演变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由于不同规模城市存在发展梯度落差,区域内虹吸效应一直存在,高铁不是产生虹吸效应的根本原因
学位
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日益兴起,轨道交通运输方式逐渐进入大中型城市,成为公共交通出行体系的支柱,并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但查阅相关资料案例发现,城市轨道交通的突发事件却时有发生。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来说,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将会导致线路运营中断、大量乘客滞留站台等问题出现;若乘客没有被及时疏散可能会波及整个公共交通体系,严重时还会造成难以估计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将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条件
学位
铁路货运量作为铁路运输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预测历来是铁路运输系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打破了传统铁路货运量预测的思路,着重考虑了铁路货运量数据的线性特征和非线性特征,在乘积季节模型和 LSTM 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组合预测模型预测铁路货运量数据,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一,通过分析铁路货运量数据的特征,发现铁路货运量数据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和周期性特征,属于非平稳的数据。首
在铁路运输组织工作中,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全路的车流组织方案进行统一编排,以确保货物能够以经济效益的方式运送至终到站,其好坏跟货物运输效率、设备使用率等直接关联。其中,技术站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是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主要对其进行优化。  本文针对技术站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在各技术站的OD车流数据、车小时节省、车流运行径路、货车集结车小时、调车线数量等
近年来,铁路总公司提出了“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发展策略。铁路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出行方式。随着城市圈建设,相邻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员来往非常密切。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这种速度快、占地少、节能环保的城际列车应运而生。目前城际列车存在上座率低糜、运输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降低运输成本,但同时需要遵循“按流开车”的原则。合理的停站方案既能满足客流需求又能降低运输成本。因此,科学的分析停站
学位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方式,地铁对缓解地面交通拥堵、方便居民出行起着积极作用。地铁的服务质量,乘客对地铁的心理定位,对地铁服务的满意度,受群体的影响以及自我的行为控制能力等因素,在相互作用下对乘客的地铁选择意向造成影响,并最终决定乘客是否选择地铁出行。如何通过调节这些影响因素来改善地铁服务质量以提高地铁的竞争力从而缓解地面交通,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对地铁选择意向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有待
学位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在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助力城市发展之余,也给城市的交通带来压力,面对日益增长的公共交通需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迫在眉睫。据《2017年度中国高峰拥堵地图》数据显示,芜湖市交通拥堵系数为1.46,平均车速为28.22km/h,已经跻身全国拥堵城市之列,对芜湖市民出行造成影响。基于此背景,芜湖市政府开始注重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开始兴建地铁项目,由于政府财政能力限制
目前,国内外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中国面临的石油危机也将越来越严重.据统计,中国仅占世界人均石油资源的18.3%,而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的7%,仅次于美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十三五"期间,中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度已超过60%.此外,作为战略资源,石油资源必须大量储存,因此,为了加强国内石油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中国于2003年正式启动建立地下石油储备系统.  面对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