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对区域虹吸效应的影响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来源 :华东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2456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因其输送能力强、速度快、安全舒适等明显优势而得到迅猛发展,其快速发展有效压缩了时空距离,提高了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的流通速度,对区域空间结构、人口流动、经济联系和土地利用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本文对高铁开通后虹吸效应的演变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由于不同规模城市存在发展梯度落差,区域内虹吸效应一直存在,高铁不是产生虹吸效应的根本原因,仅仅改变了虹吸效应作用强度。高铁开通形成更强的集聚、扩散效应,若扩散效应明显增强则会促进区域“多中心”均衡发展而减弱区域固有的虹吸效应;若集聚效应明显增强则只会促进要素向核心城市集聚,限制了周边中小城市发展,形成“核心——边缘”的空间格局,进一步加深了虹吸效应。
  其次,通过建立引力模型,采用有无对比法分析江西各城市以及邻省重要城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强度,进而分析高铁开通后区域虹吸效应的变化情况。再通过评价区域可达性,对其与经济发展水平、虹吸效应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分析,再对三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虹吸效应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有:(1)高铁缩短城市距离,降低了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的居民出行成本,却提高了鹰潭、萍乡等经济落后地区出行成本。(2)高速铁路的开通压缩了城市时空距离,加强了江西与邻省的联系,速度等级最高的沪昆高铁加速了省内大部分城市与长三角地区和长沙等地的经济联系和空间相互作用,同时也巩固南昌在江西的核心地位;合福高铁加强了上饶等地与合肥的联系强度;武九高铁加强了九江、景德镇对武汉的经济隶属度。(3)高速铁路的开通使得虹吸效应作用强度的空间分布发生明显变化,所受负向虹吸效应的城市由沿省域边界分布转为沿高速铁路沿线分布,鹰潭、萍乡、新余所受负向虹吸效应较强,只有南昌受到更强的正向虹吸效应。(4)可达性对于区域要素流动是把双刃剑,经济实力强大的城市会因可达性的提高产生正向虹吸效应而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城市则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经济效应。
  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已通高铁城市和未通高铁城市两个角度,交通发展、城市发展、区域发展三个方面,针对江西省如何有效避免高速铁路的虹吸效应,放大高铁的正向效应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其他文献
盾构隧道管片设计是盾构隧道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整体安全与质量。现有设计多采用经验法,管片各项设计参数相对保守,导致受力和变形的安全富余量较大,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造成了资源浪费。鉴此,本文结合佛山地铁2号线穿河隧道工程,基于径向基代理模型技术对盾构管片展开设计优化研究,同时给管片的优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并为管片及同类问题的设计优化提供一个可行性方案,以下为本文主要内容:  (1
学位
CO2催化加氢制甲烷是一种减少CO2排放、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低碳能源的有效方法,在环境保护、能源等领域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CO2甲烷化反应是典型的放热、体积缩小的反应。从热力学角度来看,低温更有利于反应向正向进行。CO2甲烷化反应中,需要将完全氧化的C还原成CH4、涉及八电子还原过程,因此该反应受到显著的动力学限制,因此制备具有低温下高活性的CO2甲烷化催化剂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从构效关系、活
聚集诱导发射(AIE)是一类发光材料表现的光物理现象,这类发光材料以良好的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中时是不发光的,而当处于聚集态,即在高浓度中或固态时则具有高发光性。表现出AIE特性的荧光化合物和材料已成为化学生物学和材料科学中功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基于AIE机理的有机材料受到广泛重视,但具有AIE特征的荧光分子的设计需要进一步探索。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部分:  1,与大多数易于发生聚集诱导淬灭
学位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工业循环冷却水在全国用水总量中占比大,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可减少补水量,但是也带来了结垢问题。工业上大多采用投加液体阻垢剂的方式来阻垢,加药方式为手动间歇投加或者通过加药设备连续投加,手动加药劳动强度大且作用时间短,需频繁加药,自动加药系统复杂且占地面积大,创新循环冷却水加药方式势在必行。  磷酸盐玻璃的基本结构单元为磷氧四面体,具有结构不对称、顶
期刊
近些年,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巨大压力。由于用于建设道路的土地资源有限,导致城市道路交叉口出现交通拥堵现象。交通拥堵易造成交通冲突和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导致机动车在交叉口的延误时间和排队长度增加。另外,由于机动车的排放特性,使得机动车在频繁加减速的过程中会比匀速行驶时排放更多的污染物,加速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水平带来
学位
车辆出行路径包含着丰富的交通出行与状态信息,通过对城市路网中所有车辆的出行路径进行提取、挖掘和分析,可以获取全路网的交通运行状态,再现交通运行场景,为分析城市车辆的分布规律和动态出行特征提供必要支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使得全天候、大规模、自动化获取交通数据成为现实。目前,城市路网中的车牌自动识别系统每天都在获取数以百万计的车牌识
沥青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受交通、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其路用性能逐渐衰减,直至破坏路面结构,达到设计使用寿命。随着我国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即将达到设计使用寿命的路面日益增加,使路面养护任务日益繁重,而养护资金相对短缺,养护质量相对较差成为管养单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预防性养护技术可以有效的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资金花费少,养护质量高的优点,对维持路面使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实
学位
在我国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公路桥梁T梁的生产为一种常用的建设方式。梁场T梁的生产直接影响着工程工期、造价,是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关键环节之一。  预制梁场作为预制梁的生产基地,其选址、布局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除了能对生产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外,梁场的不合理布置、管理,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对工程单位的经济效益、国家土地资源的节约等诸多因素产生直接的影响。过程中需要考虑沿着线路的布局、建设标准和工
学位
论文从事故黑点识别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农村公路有别于其它高等级公路的现实情况,运用动态分段法、BP 神经网络以及遗传算法建立农村公路事故黑点识别模型。通过识别农村公路中的事故黑点,而后对农村公路事故黑点的治理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减少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升农村公路的整体安全,保障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在研究事故黑点识别工作之前,通常需要将整个道路进行分段处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