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病理学上表现为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内的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和纤维化渗出液形成肉芽组织。根据有无潜在原因分为隐源性OP(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和继发性OP(secondary organizing pneumonia,SOP)。随着对机化性肺炎的诊疗水平提高,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病理学上表现为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内的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和纤维化渗出液形成肉芽组织。根据有无潜在原因分为隐源性OP(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和继发性OP(secondary organizing pneumonia,SOP)。随着对机化性肺炎的诊疗水平提高,机化性肺炎的发病率上升。但由于缺少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较难与其他肺部疾病鉴别,临床上容易误诊。治疗上COP患者较易复发与残留,是临床一大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总体OP及各种原因OP的临床特点,分组对比不同OP临床特征差异,以提高临床医生对OP的认识。方法:本研究纳入我院病理科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肺部组织病理诊断OP的患者共99例,回顾性搜集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包括诊断方式、临床表现、化验指标、肺功能、影像及随访,对OP及不同类型OP的临床特征分析,对比COP和SOP的临床特点差异,对比COP和感染继发OP(infection secondary organizing pneumonia,ISOP)的临床特点差异。结果:(1)99例病理诊断OP的患者,确诊取材方式为50例外科肺活检(肺叶切除术、楔形切除术),2例尸检,49例经皮肺穿刺活检,1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其中3例同时进行了经皮肺穿刺活检和外科肺活检。27例患者定义为COP,72例患者定义为SOP。感染、恶性实体肿瘤、肉芽肿性病变、药物、放疗、结缔组织疾病、过敏性肺炎、血液病及坏疽性脓皮病是OP潜在的原因。其中,感染最常见,占SOP患者的43%。(2)OP临床症状不特异,常见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感染指标升高,部分有自身免疫指标升高。肺功能多见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59.7%患者伴有低氧血症。影像上最常表现实变、磨玻璃及结节影。(3)共随访51例患者,复发9例(17.6%),死亡6例(11.8%)。复发及死亡常见于COP和ISOP患者。3例COP患者在激素治疗减量时复发,COP患者死亡与急性呼吸衰竭相关,ISOP患者复发及死亡多与原发感染相关。(4)对COP和ISOP进行比较分析,ISOP患者咳痰比例显著高于COP(p<0.05),ISOP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D二聚体均显著高于COP(p<0.05)。肺功能上COP患者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显著高于ISOP(p<0.05)。影像上COP患者较ISOP更易表现为磨玻璃影及胸膜下分布(p<0.05)。病理上ISOP可出现肺组织结构破坏、坏死、脓肿、闭塞性血管炎等感染特征,可对应影像上的空洞、实变及支气管充气征等表现。结论:(1)在北京医院病理诊断OP的患者以感染、肿瘤、肉芽肿性炎、结缔组织病、放疗、药物等病因为主,其中感染最多见。(2)OP随访时COP和ISOP更多见复发及死亡。COP在激素减量时易复发,ISOP以抗感染治疗为主。(3)COP患者影像上更多见磨玻璃影及胸膜下分布,而ISOP主要表现为感染指标升高,病理上出现肺结构破坏、坏死、脓肿等感染特征。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polyps,CRSwNP)合并哮喘(asthma,AS)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单纯CRSwNP和CRSwNP+AS的转录组表达差异,探究二者发病机制的差异。方法:纳入北京协和医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收治的CRSwNP患者201例,根据是否伴哮喘分为CRSwNP伴哮喘组(CRSwNP+AS)与
[目的]:分析Cf DNA中突变靶基因和TMB与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索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相关基因。。[方法]:以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放疗科首诊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31例存在不可手术因素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NovaSeq6000高通量测序平台的目标基因捕获测序技术检测Cf DNA中靶基因变异与肿瘤负荷变化,并用生物
背景:脂肪间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在皮下组织内毛囊底部(真皮乳头细胞)、真皮层(真皮细胞)、小叶间和皮下组织中发现的间充质干细胞。大量报道证明,ADSCs具有抗炎和促进血管生成作用,可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并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其中许多因子参与了伤口愈合的过程。麻风溃疡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溃疡,由于麻风分枝杆菌的噬神经
[目的]:探讨术前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对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NU)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术后膀胱内复发(IVR)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分析了 2004年3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医院行RNU的255例无膀胱癌病史的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MLR中位值0.22作为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MLR组(≤0.22)121例和高MLR组(>0.22)134例。分析ML
鬼针草属(Bidens L.)植物为菊科(Asteraceae)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属内有5种为药用植物,其中,金盏银盘Bidens biternata为三九感冒灵的原料药材之一。鬼针草属药材在广东和广西等地方中药材标准均有收载,然而,地方标准中对其基原植物的规定存在差异,且存在学名和中文名不对应、与《中国植物志》记载不一致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鬼针草属药材的规范使用。鬼针草属植物性状特征相似、化学成分
研究目的:在传统的认知中,巨核细胞和血小板主要在机体的止血与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巨核细胞和血小板还能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开始关注细胞亚群这一概念。由于巨核细胞数量少且易碎,取材困难,导致针对巨核细胞的单细胞测序研究很少,研究者们对巨核细胞亚群也未有清晰和准确的认知。为了研究急性感染条件下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兔肺微波消融(MWA)术后明胶海绵颗粒及生理盐水混悬液栓塞针道预防气胸发生的有效性,并初步观察其病理变化。材料和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随机为实验组(12只)及对照组(12只)。24只动物均在全麻下,在CT引导下使用同轴套管技术将微波消融天线穿刺入单侧肺正常肺组织,消融结束后退出微波天线,对照组同步退出同轴套管针,实验组退同轴套管针同时注入预先配置好的明胶
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是一种主要累及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又称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好发于30~50岁成人,男女患病比为1:6。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弥漫性对称性甲状腺肿大以及功能亢进、胫前粘液性水肿、机体高代谢状态、眼球突出等;病理特征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增生,并伴有淋巴细胞浸润。Th17/Treg细胞水平失衡在Graves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医辨证论治有优势。G
背景: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非常常见,2015年ATA指南指出淋巴结转移影响PTC患者的预后,尤其是大量淋巴结转移(high-volume lymph node metastases,hvLNMs;>5 个转移淋巴结)明显增加疾病的复发率,并将其作为疾病复发风险分层的标准,因
Spitz样黑素细胞肿瘤是一组以上皮样或梭形黑素细胞增生为组织学特点的皮肤肿瘤。按照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可将其分为Spitz痣(Spitznevi,SN)、非典型Spitz 肿瘤(Atypical Spitzoid tumor,AST)和 Spitz 样黑素瘤(Spitzoidmelanoma,SMM)。三者临床及组织学特征有重叠,鉴别此类肿瘤已成为皮肤病理学最具挑战的领域之一。本研究统计我院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