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对策研究——以宣武区为例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等概念阐释的基础上,对现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法规政策及权利义务进行分析,揭示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成为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题,并以宣武区为例分析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现状探讨了其困境。   宣武区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出租房屋相对低廉且交通便利,聚集大量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含量产业就业的流动人口。主要以21-35岁青壮年为主,占有效数据总数的53.8%。其中18-49岁育龄流动人口为13.6万人。在13.6万育龄人口中,男女比例接近。未婚多于已婚,占流动人口育龄人口有效数据总数的54.9%。   宣武区目前存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各部门协作不畅,工作的组织、服务、管理没能发挥整体合力,全员流动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存在信息孤岛。流动人口大量聚集地区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力量不足,管理缺位、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流动人口图书角这一社会服务项目的问卷调查发现,通过协调各方力量提供的一些社会服务,是最好的解决服务不到位的方式。但社会力量进行服务也存在着一些规范性等问题。   全文列举上海、宁波、东莞等三个流动人口集中的城市,参考他们的具体做法,积极探索符合北京市宣武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措施。针对管理服务中的困境,2009年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大力推进全国“一盘棋”。力争用三年时间,建立健全新机制,基本实现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同时要加强区级各部门的统筹,推进跨部门联手互动机制的制定。利用各部门自己专有的信息工作平台,将流动人口的基础信息共享,消除部门隔阂,使信息资源能在各单位、各部门间高效地横向流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整合多方力量服务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让基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深深吸引流动人口参与,面对人数众多的流动人口育龄群众,我们必须把管理群众与发动群众结合起来,培育流动人口对属地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实现居民自治制度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有效到位。
其他文献
地理高阶思维模式的建构能促进地理深度学习,并在此基础上促使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价值的形成.本文以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地理第36题为例来解析认知冲突下地理高阶
文章以实践教学为主线对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为研究课题,主要研究了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内涵和构成,并以笔者所在的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旅游英语专业为典型个案分析论证实
植物健康管理(PHM)是指在进行植物病虫害防治和健康维护的过程中,强化对人类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和效果的管理,并将管理从技术层面上升到行政层面,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通过规
近十年,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与公共危机相关的事件频繁发生,而这些事件的复杂性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与之前相比较,每次在应对公共危机的时候,政府全揽的方式已不能适应发
中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学生成长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辅导员不仅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
学位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从规模与数量的扩大转变成对质量和效益的追求。人力资源作为高职院校
在我国总体上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向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历史时期,科学分析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设与基本现代化的关系,对于更加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学位
信访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它在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化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政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