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榆树林油田101区块储层平均渗透率小于1.5×10-3μm2,注水难以有效动用,为此开辟了C02驱油试验区。但储层物性特征及C02流体特点决定了注气开发过程中易出现气窜问题,一旦气窜,气体的波及体积将会大幅度下降、驱油效率明显降低,将会严重影响注气开发的效果。对于注气开发来说,能否有效的预防和封堵气窜直接决定着注气开发的成功与否。本文在对榆树林油田树101区块地质特征的认识的基础上,开展试验区气窜特征、主控因素等研究,确定了最佳的防封窜技术。通过对CO2驱指进窜流的理论研究和模拟实验,探索了CO2在油藏中发生指进的影响因素和基本规律。储层的渗透率越高,越容易发生CO2的指进;在渗透率等因素相同的条件下,CO2驱替速度越高,越容易发生CO2的指进;CO2的指进系数大于N2的指进系数;如果渗透率级差大于15,注入的CO2几乎全部由高渗带窜流至采出端,波及效率很低。通过对树101区块CO2试验区地质特征和气窜规律的认识,明确了树101区块C02试验区气窜主要受局部区域的裂缝和砂体强非均质性的综合影响。研制了两套耐酸耐油型泡沫配方体系,其中SD-5型泡沫配方体系在pH=3、含油60%的情况下发泡体积为400mL,半衰期为83h;优化了最佳的注入参数,优选的最佳气液比为1:1~3:2。现场试验取得了明显的降气增油的封窜目的,树96-碳15井措施后,注气压力升了5.8MPa,吸气剖面明显改善,注气启动压力升高了0.5MPa,指示曲线斜率明显增大,泡沫对气窜通道形成了有效的封堵;泡沫封窜后波及面积由7.3×104m2扩大为9.0×104m2,气驱前缘向原来不受效的树97排油井明显推进,目标井树96-碳16井产出气中CO2含量和汽油比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