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龙南英台地区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齐家—古龙凹陷南部,研究的目的层段是下白垩统的葡萄花油层,即姚家组一段。前人对本研究区的地层、沉积相等方面已经做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存在不同的见解。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理论为指导,对葡萄花油层进行了更加精细的层序划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沉积体系研究,对该区的储层预测及有利油气富集区优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综合地震、测井、岩心、录井等资料,重新厘定了研究区葡萄花油层所属的三级层序边界SBⅢ1和SBⅢ2,分别对应地震反射界面T1-1和T03;在此基础上,又依次识别出英台地区葡萄花油层的四级、五级、六级层序界面。进而对研究区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将葡萄花油层划分为1个中期旋回(PI油组)、3个短期旋回(PI上、PI中、PI下)和8个超短期旋回(PI1、PI2、PI3、PI4、PI5、PI6、PI7、PI8)。在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划分的基础上,以超短期旋回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对研究区进行了层序地层对比,建立了英台地区葡萄花油层的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层序格架内进行了物源分析、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相展布研究。通过颜色、岩性、沉积构造类型、古生物标志、测井相特征等相标志的研究,结合岩心观察和电性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单井沉积相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区的沉积相类型,认为研究区葡萄花油层发育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三角洲相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主,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水下决口扇和水下分流间湾等微相;湖泊相主要发育滨浅湖相。通过重矿物分析、砂岩百分含量等值线图的综合判定,认为研究区主要受西部物源控制,北部物源为次要物源,母岩类型主要为酸性岩浆岩。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剖面相对比,并编制了以超短期旋回为单位的8张沉积相平面展布图,揭示了该区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规律,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葡萄花油层沉积时期整体为水体加深,砂体萎缩的退积沉积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