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短节段固定治疗儿童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lar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单一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短节段固定治疗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中远期疗效分析目的:探讨经单一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短节段固定治疗儿童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03月至2017年02月因孤立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于我科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选取其中行单一后路腰骶部半椎体切除,并行短节段固定,且至少有5年以上随访资料的患者。最终共2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8.4±2.9岁。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年随访及末次随访时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冠状面上腰骶部原发弯Cobb角、近端代偿弯Cobb角、上端固定椎倾斜角(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 tilt,UIV tilt)、冠状面平衡距离(coronal balance distance,CBD)和矢状面上腰骶部前凸角(lumbosacral lordosis,LS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osacral lordosis,LL)和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并记录术后和随访期间发生的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时间6.5±2.4年。平均固定节段为2.9±0.6个椎节。患者术前腰骶部原发弯Cobb角平均为29.8±10.1°,术后矫正至6.5±5.1°(p<0.001),平均矫正率为76.2±18.5%,术后2年随访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7.4±5.4°和7.8±6.1°。术前冠状面躯干偏移平均24.5±14.2mm,矫正至术后14.6±11.9mm(p<0.01),平均矫正率为41.9±59.3%,术后2年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2.0±8.9mm和9.8±8.0mm。近端代偿弯由术前的22.9°±11.1°矫正到术后8.5±5.2°(p<0.001),自发矫正率为61.3±20.5%,术后2年随访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0.1±6.0°、11.9±6.5°。术前上端固定椎倾斜角为14.4±7.1°,术后即刻为2.6±3.8°(p<0.05),术后2年随访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3.1±4.0°、3.8±4.2°。本组中1例患者于术中矫形时发生凸侧椎弓根骨折。1例患者因术中神经根过度牵拉术后出现短暂性右足背伸肌力下降,保守治疗3月后完全恢复。结论:对于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患者,单一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短节段固定可有效矫正腰骶部原发弯及冠状面失平衡,改善近端继发性代偿弯,且其矫形效果在患者中长期随访过程中维持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第二章上端固定椎水平化对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术后近端代偿弯转归的影响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单一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短节段固定治疗先天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患者术后近端继发性代偿弯的转归,以评估术中腰骶部上端固定椎(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的水平化程度对术后随访过程中近端代偿弯的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8月至2016年6月因孤立性腰骶部半椎体畸形于我院行单一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短节段固定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以下影像学参数:腰骶部原发弯Cobb角、近端代偿弯Cobb角、冠状面平衡距离(coronal balance distance,CBD)、代偿弯顶椎旋转(apical vertebra rotation,AVR)、代偿弯顶椎偏移(apical vertical translation,AVT)、上端固定椎倾斜角(UIV tilt)、腰骶部前凸角(lumbosacral lordosis,LSL)、腰椎前凸角(lumbosacral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并根据术前Bending位片评估代偿弯的柔韧性。根据南京鼓楼医院脊柱侧凸冠状面平衡分型系统,将冠状面平衡距离大于3cm定义为冠状面失平衡。随访过程中代偿弯Cobb角较术后即刻增加超过10°定义为术后代偿弯进展(compensatory curve progression,CCP)。根据术后即刻上端固定椎倾斜角是否大于5°将患者分为UIV水平组(术后即刻UIV tilt<5°)和UIV倾斜组(术后即刻UIV tilt>5°)。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的冠状面和矢状面影像学参数。结果:最终,共4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1例,女27例;平均手术年龄8.1±3.4岁;UIV水平组31例,UIV倾斜组17例。两组患者间手术年龄、融合节段、术前冠状面腰骶部原发弯Cobb角、代偿弯Cobb角、CBD及矢状面上LSL、TK、LL、SVA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腰骶部原发弯Cobb角、代偿弯Cobb角及CBD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末次随访时,UIV倾斜组CBD明显高于UIV水平组(20.7±14.8 mm VS.13.2±9.9 mm,P=0.041);UIV倾斜组代偿弯Cobb角也显著大于UIV水平组患者(17.7±8.2°vs.9.1±5.3°,P<0.001)。UIV水平组中3(9.7%)例患者随访过程中发生代偿弯进展,而UIV倾斜组中13(76.5%)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代偿弯进展,两组患者随访期间代偿弯进展的发生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对于腰骶部半椎体畸形,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固定术后近端代偿弯可获得自发性矫正。术中恢复腰骶部的水平化有利于术后代偿弯的自发性矫正。
其他文献
光电化学生物传感是一种在生物医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实际应用潜力的新兴传感技术。该传感技术是基于光响应材料受光照激发后产生的光生电荷与待测物质直接或间接发生氧化
学位
作为我国数千年农业文明发展历程的见证,传统村落通常保留了古朴的建筑风貌、悠久的文化积淀和民俗风情、具有历史韵味的乡土古树名木等。当前我国正处于村落景观更新和城市
多种型号电连接器的焊接工序之前存在搪锡工艺,而搪锡工艺完成的好坏也决定了往后工序的成败,由此,电连接器搪锡工艺在相关工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的搪锡工艺因为步骤重复繁琐而消耗大量工时,其手工操作的形式容易造成烫伤事故,且产品一致性差。因此本文提出使用双目摄像机引导六轴工业机器人,对电连接器的焊杯进行高效精准地搪锡操作的思路。构成选择方面,综合分析国家军用标准和现场实际操作流程,提炼出本系统
空间遥感相机在国家军事、气象勘测等多个领域中应用广泛,多光谱成像方式需要实现多视场区域单谱段或多谱段滤光成像,因此需要滤光片切换机构对不同谱段的光线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切入切出光路,同时需要保证机构在轨工作的高可靠性以及低功耗性。本机构特殊的使用环境要求其质量轻、强度刚度大、精度和灵敏度高并具有自锁功能等,通过比较多种滤光片切换机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阵列式超薄光学镜片切换机构的设计方案。对阵列式超
本文主要针对国内线束加工领域进行阐述。为了推进剥线去手工化进程,加快剥线效率,提高剥线质量,研制了激光剥线机。研制激光剥线机主要是对硬件系统、上位机软件以及机械结构三方面进行设计。激光剥线机硬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STC单片机为核心的电路、电源转换电路、串口通信电路、电机驱动电路等,通过串口将剥线参数发送给上位机,能够实现对线束的剥线处理。上位机软件利用C#语言实现,通过设计窗体界面,实现对数据的接
背景:胰腺癌是人类消化系统中恶性程度高、病死率至今仍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因其肿瘤细胞高度恶性增殖,恶性侵袭迁移以及特殊的解剖位置,在临床中病程发展迅速且手术切除率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微电机生产技术已从以前机械电气技术阶段发展到现代高度集成的数字电子化阶段。由于现在微电机数量多,种类齐全,使用广泛,所以要求驱动电机电源的性能需更加完善。本课题研究的陀螺马达三相方波电源是依托航天某所马达跑合监测系统项目,为了保证马达跑合监测系统能稳定工作,高性能的陀螺电源是不可缺少的供电设备。陀螺马达这种驱动元件,其实质上是一种三相交流异步电机,所以需要设计出一种
从汉代至清代中晚期,包括新疆天山南北在内的广大地区统称为西域。1884年在新疆地区建省,并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地
活性硫物种在大气化学、星际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合成、材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获取活性硫物种的分子结构、光谱和反应机理对认识其化学反应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