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翻译理论指导下《藏族格言故事选》(节选)英译报告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dancao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翻译报告源文本选自西北民族大学教授贺文宣所编著的《藏族格言故事选》,该书总计一百个藏族格言故事及格言诗,内容通俗易懂且富有哲理。此报告中所涉及的翻译材料为该书的第三十四至六十七个格言故事,内容主要包括佛教及神话传说中的鬼神、人和动物的故事。这些故事虽涉及不同层面,富含宗教色彩,但均体现了其惩恶扬善,主张正义的主旨,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促进作用。民族典籍英译难在该类文本包含诸多文化负载词。从文本类型的角度分析,本报告选取的翻译材料既是信息型文本也是表达型文本。根据原文本特征,译者分析了原文本翻译重难点,将深度翻译理论作为指导理论,主要采用文内增补与文外加注的翻译方法,进行了此次翻译实践。本翻译报告除前言和结语外主要由四章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此次翻译实践概况。第二章分别从研究背景、意义及目标三个角度描述了此次翻译任务,并对原文本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简要梳理了本次翻译实践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深度翻译理论的起源、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主要形式。第四章是本报告的主体部分,即案例分析。深度翻译的主旨是增益,因此译者主要从文内增补及文外加注两方面,对原文的重点词汇分别进行了信息、语法及背景知识的补充,使译文的文化内涵更饱满。最后,译者归纳了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及其翻译方法,并对此次翻译实践作了总结。
其他文献
民族交响曲《大漠戍边图》是我国一级作曲家张坚先生根据唐代诗人岑参的两首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所创作的优秀音乐作品,共分为两个乐章,古诗与音乐共同展现了唐代边塞的异域风情与诗人的博大胸怀。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作曲家和创作背景以及与音乐作品相关的古诗和诗人岑参的介绍;第二部分通过宏观视角分析诗作文本结构对音乐结构的影响;第三部分从微观视角分析
藏族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宗教元素、特殊的表达形式,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本文是一篇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材料节选自《藏族格言故事选》,共100首格言诗及格言故事。译者承担翻译其中33首格言诗以及格言故事。《藏族格言故事选》选自《萨迦格言及注释》和《格丹格言》的格言注释部分,由贺文宣教授编著而成。格言诗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形式,蕴含
近年,成都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世界城市排名逐年上升,2020年跃升至第59位,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译介成都必然是大势所趋,不仅能对外传播成都文化,更能对内推动成都发展。《成都街巷志》一书从历史由来、发展变迁、文化内涵等各方面介绍了成都的大街小巷,是一部讲述成都街巷历史文化的著作。本文为汉英翻译报告,翻译材料节选自该书,主要介绍了永靖街、荔枝巷、张家巷等以雅语吉祥语命名的街巷,以及以
随着我国的发展,中国文化越来越需要完成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成都街巷志》内容全面地包含了成都街巷的地理状况、历史渊源等等,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本非常适合用于介绍成都文化的作品。译好《成都街巷志》有利于弘扬巴蜀文化,促进巴蜀文化的对外传播。本报告节选自选自袁庭栋先生著《成都街巷志》下卷中街道章节的八宝街到华兴正街附华兴上街、华兴东街、华兴巷,即第720页到738页的内容。该部分以成都部分街道
本文是《濯锦清江万里流——巴蜀文化的历程》第三章节选部分的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濯锦清江万里流——巴蜀文化的历程》由段渝和谭洛非合著而成,主要介绍了巴蜀文化的历程。译者翻译书中第三章的第四部分,该部分主要讲述了巴蜀手工业的新发展和西南国际都会成都的形成。通过对原文本的分析,译者发现原文本包含很多与巴蜀文化有关的文化负载词,内涵丰富,涉及面广,给译者的翻译实践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这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本文是一篇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材料节选自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所著的《成都街巷志》,原著作者以一个成都本地人的视角,通过描述老成都的街巷城河来展示成都的历史文化。译者负责翻译街巷部分的节选内容,即正通顺街附东通顺街、清安街、永兴街、望平巷等街巷及其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在本报告中,译者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采取“三维转换”的翻译策略,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运用具体案例来分析在源文生态
藏族人民创造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藏族文化。藏族格言诗哲理丰富、言简意赅,是藏族文化以及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内容涉及藏族社会、宗教、教育等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文化影响力。《藏族格言故事选》是藏族格言诗的杰出代表之一,由贺文宣教授编著,主要讲述藏族格言故事,每首格言诗分为说明事理的格言部分和为格言作比喻的故事部分。译者选取了其中的三十三个格言故事作为翻译材料,格言故事主张惩恶扬善,其内涵符合
本文选取袁庭栋所著《成都街巷志》下卷第545页至第561页的内容作为翻译和研究对象。从译文的可接受性出发,笔者运用伽达默尔诠释学中理解和解释的方法,选择视域融合作为理论指导,探究中国历史文化著作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原文本特征,包括语言特征和功能特征;第二章详述翻译过程,包括译前、译中、译后三阶段;第三章介绍翻译经历的两次视域融合和视域融合的三种形式;第四章是案例分析,笔者根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文化外宣成为近年来中国文化发展最为突出的主题之一。成都作为我国向西对外开放的门户,同时也是西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着“领头羊”的位置。《成都街巷志》从街巷的命名缘由、历史变迁,街巷中的趣闻轶事,重要的历史事件与民俗活动等方面,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成都历史文化。该文本的英译对促进成都文化宣传、推动成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翻
本篇翻译报告选取袁庭栋先生所著的《成都街巷志》部分章节作为翻译和研究对象,内容涉及成都相关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报告以翻译模因论为理论指导,立足翻译模因论下的规范模因(即期待规范和专业规范),将语法策略、语意策略以及语用策略等翻译策略运用于中国历史文化著作的外译。翻译过程中的翻译困难包括对长难句、四字格、诗歌以及习语等的翻译。本报告发现,翻译模因论下的翻译规范,例如期待规范和专业规范,能为本次翻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