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牧业社区变迁研究——以甘肃肃南县芭蕉湾村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w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变迁一直是社会学、人类学界以及地理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藏族地区的相关研究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藏族地区的社会变迁是全方位的,变迁首先体现在生产方式上,生产方式的变化又导致了藏族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价值观念等的其他社会文化变化。藏族地区的社会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如民族杂居格局、生产生活中的频繁交往以及民族通婚等。在具体社会变迁过程中,国家体制政策作为外部动因是一种重要的力量和主要的驱动力,由于内部发展动因的缺乏,国家体制政策对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性要高于其他地区,民族地区多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国家体制政策的适用性存在疑问,因此,藏族地区的社会变迁可以看成是内外动因合力作用的结果。论文以国家—社会视角作为理论分析框架,以国家体制、政策作为主要线索,以甘肃省肃南县芭蕉湾村为研究对象,进行藏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论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第一章为绪论,简要论述了研究主题和研究假设,回顾了前人的相关研究,对调查区域和调查点的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对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二章以历史文献资料和村落史访谈资料为基础,结合各个时期的国家体制政策,对调查区域社会文化发展变迁的历程进行了论述。   第二部分(3-4)。第三章侧重于访谈资料的分析,主要关注点是近期国家在农村土地政策、分配制度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客观影响。第四章以两次调查的问卷资料为依据,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的对比分析展示了这一地区几十年来人口、婚姻、家庭、生产、消费及日常生活的变迁。   第三部分(5-6)第五章侧重于分析牧民对国家草原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的响应。第六章并就国家体制政策与民族地区发展问题进行了反思和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以基于旅游者视觉的平乐古镇旅游形象为研究对象,结合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旅游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内容,对平乐古镇旅游形象的现状进行分析之后,从
为了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第二阶段计划,推动“体育进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社区体育的资源整合,完善社区体育组织,推动社区体
随着移动终端计算处理能力与带宽的提升、多媒体展示性能的增强、多种类传感应用模块的集成,增强现实技术广泛的应用到移动互联网络智能终端上,实现了增强现实应用与系统的小
城市化是经济与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上,中国的城镇化规模已居全球第一。城市的快速发
游戏以其本身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但是将游戏机制引入教学,不是将游戏与教学简单相加,而是要找到游戏与学习的切合点,将学习与游戏有机统一起来。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  一、游戏教学的内涵  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游戏活动必须要富有趣味性和竞争性,也必须指向一定的教学目
本文通过搜集并阅读了大量国内外关于选址方式方法研究的文献和著作,尝试结合GIS技术寻找一条新的选址思路,以广东省南昆山七仙湖地区为例,由七仙湖湖面向外做500米缓冲得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