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变迁一直是社会学、人类学界以及地理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藏族地区的相关研究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藏族地区的社会变迁是全方位的,变迁首先体现在生产方式上,生产方式的变化又导致了藏族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价值观念等的其他社会文化变化。藏族地区的社会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多民族之间的融合,如民族杂居格局、生产生活中的频繁交往以及民族通婚等。在具体社会变迁过程中,国家体制政策作为外部动因是一种重要的力量和主要的驱动力,由于内部发展动因的缺乏,国家体制政策对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性要高于其他地区,民族地区多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国家体制政策的适用性存在疑问,因此,藏族地区的社会变迁可以看成是内外动因合力作用的结果。论文以国家—社会视角作为理论分析框架,以国家体制、政策作为主要线索,以甘肃省肃南县芭蕉湾村为研究对象,进行藏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论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第一章为绪论,简要论述了研究主题和研究假设,回顾了前人的相关研究,对调查区域和调查点的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对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二章以历史文献资料和村落史访谈资料为基础,结合各个时期的国家体制政策,对调查区域社会文化发展变迁的历程进行了论述。
第二部分(3-4)。第三章侧重于访谈资料的分析,主要关注点是近期国家在农村土地政策、分配制度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客观影响。第四章以两次调查的问卷资料为依据,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的对比分析展示了这一地区几十年来人口、婚姻、家庭、生产、消费及日常生活的变迁。
第三部分(5-6)第五章侧重于分析牧民对国家草原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的响应。第六章并就国家体制政策与民族地区发展问题进行了反思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