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Arl13B与Smo相互作用 目的:验证Arl13B与Smo的相互作用,确定其结合位点。 方法:利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pcDNA-3.0-Flag-Smo, pGFP-Arl13B真核表达载体及 pGEX-6P1-Arl13B原核表达载体的全长及各个片段,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体外GST pull-down、免疫细胞化学实验进一步验证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相互作用及确定结合位点。 结果:免疫共沉淀(内源性和外源性)实验均证实Arl13B与Smo有相互作用,且配体Shh刺激后其结合能力增强,免疫细胞化学实验、GST pull-down同样得到阳性结果;确定Arl13B结构中的GTP-binding domain(1-150aa)与Smo的胞内C端(550-787aa)相互作用。 结论:Arl13B的GTP binding domain(1-150aa)与Smo的胞内C端(550-787aa)相互作用。 第二部分:Arl13B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Arl13B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选取相应的胃癌细胞系,分别通过慢病毒技术构建Arl13B稳定下调细胞系、Arl13B稳定过表达细胞系,经Shh刺激前后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细胞迁移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裸鼠实验:观察皮下移植瘤的生长。通过多西环素4-5周的诱导表达后,处死裸鼠,切取移植瘤,并通过WB及免疫组化检测相关信号通路指标的变化。 结果:1,干扰Arl13B后,经Shh刺激稳定细胞系AGS、SGC7901后增殖、迁移及侵袭力较对照组明显减弱。2,过表达 Arl13B后,经 Shh刺激稳定细胞系MKN28后增殖、迁移及侵袭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3,干扰Arl13B后,瘤体大小较对照组明显减小,WB实验结果示Hedgehog信号通路下游相关迁移侵袭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增殖相关抗原 Ki-67,侵袭相关指标MMP7、MMP9均明显降低。4,过表达Arl13B后,瘤体大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WB实验结果示Hedgehog信号通路下游相关迁移侵袭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增殖相关抗原Ki-67,侵袭相关指标MMP7、MMP9均明显升高。 结论:Arl13B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诊断指标或新靶点。 第三部分:Arl13B通过与Smo相互作用影响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讨Arl13B在Hedgehog信号通路中通过何种机制影响胃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方法:探究过表达或干扰Arl13B后Western Blot检测对Smo蛋白的影响,何种影响;干扰Arl13B前后通过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Smo在膜上表达量的变化;选取胃癌细胞系,干扰或过表达 Arl13B,经 Shh刺激前后检测其对 Hedgehog信号通路各组分及下游迁移侵袭相关蛋白的影响;干扰或过表达Arl13B后,通过Dual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检测其对Hh/Gli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 结果:1,过表达Arl13B后,Smo蛋白水平升高;过表达Arl13B(1-150aa),通过显性负效应降低Smo的蛋白水平;Arl13B通过影响Smo泛素化水平来调节Smo蛋白的稳定性;干扰Arl13B后,Smo在细胞膜上的表达降低。2,干扰Arl13B后,稳定细胞系SGC7901对Shh的应答减弱;过表达Arl13B后,稳定细胞系MKN28对Shh的应答增强,并通过影响p-FAK、Gli2和EMT过程来影响胃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3,干扰 Arl13B后,Hh/Gli报告基因活性降低;过表达Arl13B后,Hh/Gli报告基因活性降低。 结论:1, Arl13B(1-150aa)中的GTP结合结构域对Smo的稳定上膜起重要作用,Arl13B通过增强 Smo蛋白的稳定性,抑制其被泛素化降解从而影响Hedgehog信号通路向下游传导。2,Arl13B通过促进对配体Shh的应答从而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3,Arl13B促进Hh/Gli信号通路活性。 第四部分:Arl13B、Smo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Arl13B、Smo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人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rl13B及Smo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154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rl13B及Smo的表达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和临床预后的关系。 结果:1,人胃癌组织中检测到Arl13B及Smo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 Arl13B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p=0.027)、浸润深度(p=0.005)呈正相关;Smo与肿瘤大(p=0.008),浸润深度(P<0.001),淋巴结转移(p=0.04),神经侵犯(p=0.006),血管侵犯(p=0.025),临床分期(p=0.001)呈正相关。3, Arl13B及 Smo的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相关,其中 Arl13B、Smo表达低的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明显高于高表达者(P<0.01)。 结论:1,Arl13B、Smo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Arl13B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正相关,Smo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血管侵犯,临床分期呈正相关。2,Arl13B、Smo的高表达是胃癌患者总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的不良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