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朊蛋白(Pr Pc)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并分析结果与相应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r Pc在鼻咽癌及鼻咽部炎症组织表达差异,并分析其在鼻咽癌不同分化程度、年龄、TNM分期等临床病例资料之间的关系。收集明确诊断为鼻咽癌患者病历60例,鼻咽部慢性炎症患者病历24例,与其相对应的组织石蜡包埋,以每张4μm的厚度连续切片。制作组织芯片,利用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李朝阳实验室提供的朊蛋白4h2鼠抗人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相关试剂盒购于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测Pr Pc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鼻咽癌患者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r Pc在鼻咽部炎症、鼻咽癌组织表达情况:Pr Pc在鼻咽部炎症中只有2例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3%(2/24);在鼻咽癌组织中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与细胞浆中,阳性表达率为30%(18/60)明显高于鼻咽部炎症组织(P<0.05)。朊蛋白的表达强度与相关临床参数的关系:(1)Pr Pc在鼻咽癌组织中高中分化、低分化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1/13)36.17%(1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43例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资料中,有13例阳性表达,12例无淋巴结转移中5例阳性,淋巴结转移与是否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3)TNM分期:I期20例、Ⅱ期16例、Ⅲ期15例、Ⅳ期9例,朊蛋白表达强度随TNM分期分级下降而增高,四期的总体差异有明显相关性(P<0.05);朊蛋白在I、Ⅱ期中表达的渐进性增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I+Ⅱ期和Ⅲ+Ⅳ期表达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Pr Pc在鼻咽癌中的高表达状态极有可能参与了鼻咽癌肿瘤组织局部浸润转移以及远处转移,且在肿瘤细胞发生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生理功能,Pr Pc的表达与TNM分期密切相关,对预测鼻咽癌远处转移同样有重要临床意义。局部控制和区域控制效果差,是导致远处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T分期较晚的患者,肿瘤紧邻脑组织,严重限制了放射治疗的角度及剂量,使放射治疗无法有效进行,导致局部区域控制率不理想。目前已经证实EB病毒的感染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r Pc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是否受EB病毒感染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Pr Pc于恶性肿瘤中明显表达,其在肿瘤细胞中是否承担抗凋亡作用及广泛存在于细胞质中是否承担肿瘤细胞生长的某些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