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苏联解体以来,世界经历了风云变幻: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被打破,一超多强逐渐成为了国际形势的新特点。和平与发展虽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是局部的战争、冲突、暴动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而这种不稳定主要来自于并未随冷战一起消失殆尽的冷战思维和霸权逻辑。谈到霸权,令人自然而然地想到那“一超”,即美国。自从失去了前苏联这个对手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益发肆无忌惮:它到处充当世界宪兵,以世界主宰自居,干预他国的事务,动不动就对别国施以经济制裁,甚至以武力相威胁。美国的霸权引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感、反对、反抗,甚至引起了激进组织,激进宗教团体的极端报复行为,恐怖主义由此滋生。然而,无论是哪种方式,正义的或非正义的,都没有彻底铲除美国的霸权主义,因为这种霸权思想由来已久,根深蒂固。那么如何与美国的霸权作有效的斗争呢?如何才能彻底铲除这种霸权主义呢?本文旨在针对上述问题对美国霸权的存在的基础进行一定深度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在引言中通过概述美国的霸权行为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美国霸权赖以存在的基础,其写作目的是通过对这种基础的研究来展望美国霸权今后的发展方向,寻找与之作斗争的最有效的方式。同时,引言部分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依据阐述了文章将从心理意识和客观物质条件两个角度来考察美国霸权存在的基础。 第一章旨在分析美国霸权的心理根源。虔诚信仰基督教的美国人其性格受此宗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变得争强好胜,崇尚武力,并且自视甚高。在这一点上,基督教的四大特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一,基督教宣扬一神论,相信世间只有“唯一真神”,这就成为美国个人主义的根源,使美国人推崇个人奋斗忽视集体合作,相信世界只能有唯一领袖;第二,基督教中的“上帝的选民”和“救世主精神”两大基本教义使美国人自认为是上帝选中的管理世界的人;第三,基督教自身所具有的权利欲与扩张性使信奉它的美利坚民族崇尚暴力;最后,基督教是一种唯我独尊,缺乏宽容的宗教,这就使它的信徒也形成了同样的特点。 第二章着重分析美国霸权的思想根源。民主与自由作为美国人价值观念的核心原则从开始产生时就存在着某种缺陷,自信是“上帝的选民”的最初定居于北美大陆的欧洲移民对肤色与自己不同的民族存在着很深的偏见,种族歧视从他们一踏上北美大陆开始就已在此新大陆上生根发芽。美国的印第安人,黑人和华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得不到最基本的公民权,并且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强烈排斥,这种种族歧视的观念不仅体现在政府行为中,更可怕的是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心中。因此,国内狭隘的民主使得这个超级大国不可能在国际上推行真正的民主政策。 第三章通过回顾美国霸权的发展史指出强大的国力是霸权得以实现的保障。文章简述了美国霸权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从美国建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根据当时的国力,其实行的是大陆扩张政策;第二,从一战到二战,美国获得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其经济实力突飞猛进,这一时期它有一些小范围的对外扩张,但由于受到军事实力的限制,其外交政策的核心还是孤立主义;第三,从二战结束到冷战结束,两次大战后美国的国力已经全面赶超欧洲国家,这使它终于有能力投入到全球性扩张当中去,但由于与其实力相当的苏联的存在,它一直处于与苏联的争霸当中,全球霸权并没有实现;第四,从冷战结束至今,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其国力己无人可比,它的霸权的实现也成为必然之势。从对此四阶段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美国的霸权思想自始至终存在着,而实力的大小则决定了霸权实现的程度,当前美国霸权得以实现是以它无可匹敌的国力为物质基础的。 第四章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入手探讨了美国霸权存在的外部条件。本章通过对19世纪末到二战前,二战末到冷战末,冷战结束至今这三个不同时期的国际形势的比较得出如今的单极格局成为美国实现世界霸权的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五章力图在之前四章对美国霸权基础的深入分析之后对此霸权的前景作一些展望。美国的民主思想,民主制度虽然仍然存在着缺陷但与建国之初相比毕竟已有了巨大的改善,并且这种改善仍将继续;美国的绝对经济实力虽然仍然处于无可超越的地位,但是其他大国实力的壮大使美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相对的衰弱;目前,世界虽然还处于一超多强的格局当中,但是“多强”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组织,区域组织的发展令人看到了势不可挡的世界多极化的趋势。这些都意味着美国霸权的根基有可能被动摇,都预示着美国霸权消亡的可能性。 结论部分对前文所阐述的美国霸权的几大基础及其今后的发展走向做了进一步的总结,指出就美国自身而言,制约其霸权的因素在增长,而就外部环境而言制约其霸权的因素更是在增长,从而可以看到霸权主义消亡的希望。同时也指出与霸权主义的斗争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这就需要美国以外的别的国家共同努力,只有不断的谋求发展,不断的壮大自己,不断的开展国际间的合作,促进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才能最终根除霸权主义,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