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伴随着高发的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各界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如何有效地追求司法效应、诉讼效益与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司法理念之间的平衡,成为目前各级司法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自2012年由立法确立以来,经历了近8年的实践探索,不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均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仍然缺乏对该制度历史形成脉络、理论依据、运行规律等深层次的探讨,并且疲于分析运行该制度以来的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本文笔者将从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概念特征、理论依据及现实问题等入手对该制度进行分析,并在借鉴国外相关制度的优势基础上,拟对该制度在程序要件和实体要件上进行完善,从而进一步构想一个更为适合我国国情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体系。本文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概述。本部分主要以附条件不起诉的基本概念为切入点,并根据其概念构成分析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主要特征,最后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与缓刑、相对不起诉以及刑事和解从异同点分别进行了比较阐述,以此准确深刻的理解该制度的内涵。接着,笔者将围绕起诉便宜主义、恢复性司法理念、刑法谦抑性原则及诉讼经济原则四个方面对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证说明。第二部分,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部分,笔者通过对我国现阶段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现状分析,发现该制度目前存在着适用对象及范围有限、适用条件不清、考察内容不明晰、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缺陷和救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对上述发现的问题进行剖析。第三部分,国外附条件不起诉相关制度的考察与借鉴。本部分从美国、日本、德国三个国家的相关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着手分析,总结归纳各国在运行类似制度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及优势之处。其次,在此基础上反观我国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为后续的补充完善制度要件进行铺垫。第四部分,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在本部分中,笔者基于前文的论证分析,从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及附条件内容等三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体要件。首先,建议逐步扩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其次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方面细化该制度的适用条件,分析应如何明确所附条件的内容。之后笔者就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程序内容进行分析论述,从参与该制度运行的各方主体角度出发,围绕制度制约机制、考察帮教机制以及权利救济机制展开论述,以实现司法实践的中该制度的有效性及可操作性为基准,进一步提出相对应的完善建议。
其他文献
我国自2003年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到2016年国务院发布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逐渐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涉及城乡非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体系。西安市临潼区自2006年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在保障临潼区农业人口医疗保险需求上取得了重大成效。但随着农村人口的就医需求不断提高,加之参合人口呈现老龄化结构、慢性病患者人数不断上涨,在2018年,
伴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全球产业竞争方式的转变,互联网早已不仅仅只是一种信息技术和运用工具,而是正逐步成为某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和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大量传统产业被互联网渗入,互联网已发展成为一项强大而独立的产业。现代经济社会已经步入百家争鸣的电子商务时代,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正推动传统经济向互联网经济,即电子商务领域转型。在经济发展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可为组织管理提供领导力、内控力、协调力,从而进一步
随着人类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然而,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伦理危机,部分高新技术成果在应用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同时,又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的同时,出现了很多只顾眼前利益却不顾长远发展的做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自然
金融科技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核心技术,广泛用于传统金融产品创新,是运用科学技术带动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创新、业务流程优化、产品创新等方面。金融科技在商业银行的广泛应用,将改进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流程,进一步推动风险、流动性、收益等各方面的变革,提供更加个性化、全面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既是开拓新市场的机会,也是严峻的挑战。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发
第八次国家课程改革提出了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建设课程的理念,确定了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国家课程体现的是国家的教育意志,反映的是社会和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在科学文化素养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但是我国长期存在着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这也导致了各个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地方和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特色创造性地进行国家与地方课程的本地化教学,这在理论和实
人工智能发展迅速,有关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纠纷案例已经出现,但法律却仍处于滞后状态,因此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法律保护问题亟待解决。理论界对于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争议的焦点在于其法律定性,能否被认定为著作权法的客体是关键所在。同时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经济价值逐步体现,其权利归属问题也备受关注。本文从作品的形式构成要件和实质构成要件两个方面入手,结合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本质,对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法律性质进行论证,重
随着三对三篮球项目正式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项目,我国也涌现出了众多的三对三篮球赛事,2015年中国三对三篮球联赛(CBA 3X3 League)应运而生,正式成为我国的一项官方赛事。然而伴随体育赛事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剧,我国大部分三对三篮球赛事的经营管理还停留在赛事管理、市场营销层面,真正对赛事的品牌进行全方位规划和建设的相对较少。在此背景下,只有对中国三对三篮球联赛进行全方位的品牌构建,才能使
武陵山区作为中西部跨省交界区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户外运动产业的比较优势,基于山同脉、水同源、人同族,区域协同早已深入人心,本文以探寻武陵山区户外运动整体发展为目的,以武陵山区户外运动资源协同开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网络数据采集法,对武陵山区户外运动资源开发概况、模式及成效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归纳武陵山区户外运动资源协同开发困境,基于协同视角提出开发对策,并得出以下
移动终端凭借着便捷性、交互体验感强等特征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中。随着5G和5G终端等技术逐渐成熟,人们对移动终端内容视觉设计的审美期望也不断上升。通过移动终端来完成消费者旅游及休闲度假目的地选择,已成为未来生活的常态,这种选择方式的变化,促使旅游目的地经营主体在移动终端上的视觉设计必须注重用户体验,能帮助游客快速决策,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从而加快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进程。以设计学为基础,融合旅游、
辽国是由契丹人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1125年被金所灭,国祚长达两百多年之久。史载和考古发现的辽帝陵有六处,分处于内蒙古自治区和辽宁省境内。自清末学者始对辽帝陵的地望进行考证、军阀盗挖帝陵、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人对辽庆陵开展了发掘,开启了辽帝陵的研究;新中国建立后至今,辽代帝陵考古工作持续进行,并在辽代帝王陵寝制度、丧葬礼俗、祖陵和庆陵的个案研究、陪葬墓研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