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对农地流转契约的影响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ven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要素配置的改善,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中央政策逐步向鼓励土地流转及其规范化的方向引导,我国的土地流转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在自由的土地流转市场中,“本村农户”依然是土地流转的主要对象,几近相似的流转主体中却出现了不尽相同的流转期限、租金、契约形式以及契约执行效果,那么,影响土地流转契约订立及执行效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中国传统农村是一个以亲缘、地缘关系联结而成的社交网络,而随着现代化要素的不断入侵,发展至今,其逐渐表现出“半人情半市场”的独特面貌,但其内部的人际关系依旧是影响人们交易的重要因素。土地流转作为农村生产要素的典型交易方式,其不仅反映了农户间简单利益的计算,更是农村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另一种表达。因此,基于我国独特的人地背景,对我国农村的人际关系网络与农地流转契约的订立与执行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是利于提高我国农地流转稳定性、促进农地要素市场健康发育的重要选项。本文从微观农户个体的人际关系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人际关系对农地流转期限、租金、契约形式及契约执行效果的作用,试图厘清影响农地流转契约系统的关键要素。本研究以广东省新丰县、阳山县的抽样农户为问卷访问对象,运用stata14.0软件建立相应数据库,根据被解释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使用多元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人际关系对农地流转契约系统的影响效应。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基于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秩序背景,进一步追溯人际关系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显示:(1)农户人际关系包含的人际关系网络资源、缔约双方关系两个维度,均对农地流转契约的订立及执行效果具有显著的作用效应;(2)农户的人际关系网络资源的深度是影响农地流转契约系统的主要因素,其对农地流转契约期限、租金、书面形式的订立以及纠纷的诱发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3)缔约双方关系的深度是影响农地流转契约系统的重要因素,其与农地流转契约期限、租金、书面形式的订立以及纠纷的发生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其对农地流转双方的影响效应一致;(4)基于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背景,农地流转缔约双方的感情是影响处于同等地位的亲缘或地缘关系下农地流转契约要素选择的重要选项;(5)农地流转缔约双方的日常交往有助于增进双方的感情,进而对农地流转系统产生影响,缔约双方的感情在此作用路径中充当中介变量角色。因此,明确非正式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充分将其与正式制度因素进行融合,重视乡村社会的人际关系转变,重构新型乡村社会化互动机制,将有利于加快现代要素进村,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民用无人机的普及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研究人员使用基于无人机的遥感图像采集平台采集农情信息,并对农情信息进行离线分析,进而指导施药工作。若农情采集和分析能实时进行,不但能及时获取农田的病虫草害信息,及时开展统防统治,进而还能通过一次飞行实现农情分析与植保作业同步进行,这不但能大大提高植保作业的效率,还能为精准喷洒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农用无人机的飞控系统常常是封装的,用户无法进行二
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是我国主要的海水养殖贝类,目前香港牡蛎在养殖、资源状况及育种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优化其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意义重大,本论文采用冷冻程序降温仪对香港牡蛎精子进行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通过检测超低温冷冻保存前后精子活率、活力、酶活力、DNA损伤程度以及受精率来筛选最佳DMSO浓度、降温程序和复苏方法,优化香港牡蛎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为香
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与国家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因而耕地的肥力质量、环境质量、健康质量引起学者广泛关注。目前我国的耕地质量评估普遍侧重于理化性质和有机无机污染指标的监测,鲜有将土壤微生物指标加入其中。土壤微生物量和多样性在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将其列入耕地质量的监测指标范围,对耕地土壤进行全面的生态质量评价,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高要区47个耕地监测点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何监测水稻生长状况是保障水稻产量的前提。本论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和惠东县稔山镇老坑村作为研究区,水稻为研究对象,通过六旋翼无人机(DJM600)搭载高光谱遥感成像仪(NanoHyperspec和UHD185)获取水稻高光谱影像信息,研究不同生育期下的高光谱反射光谱特征变化规律,并结合水稻冠层叶绿素含量和病害因子,探讨不同环境胁迫下的水稻光谱特征,然后突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梅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等方式对梅州市梅县区11个镇的20条自然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调查,收集了该地区当前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数据,包括治理现状、改革措施、村民意见、治理成效等数据,并总结出该地区的垃圾治理模式和存在问
1994年,森林认证(也叫木材认证)作为一种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市场机制正式诞生,并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发展起来。《FSC中国国家森林管理标准》6.9.1规定:不能将天然林林地转化为人工林,也不能将天然林或由天然林直接转化的人工林转为非林地,因此,研究FSC关于林地转化条款,对开拓国际市场,保障木材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以1995年和2016年的广东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为数据源
耕地是农业生产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人口稠密,对于粮食的需求十分庞大。加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物,使得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质量严重衰退,产出能力不足。对于本来就稀缺的耕地资源来说,如何在考虑环境约束的前提下,使得广东省农业朝着高质、高产、高效的道路发展,是当前广东省农业发展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结合对广
鉴于我国家庭承包制背景下普遍存在的小规模分散化的经营格局,推进农地流转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努力方向。作为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路径,农地流转对于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对于如何促进农地流转这一问题,主流观点是基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由此可以带来农地流转的快速发展,即“人动”推动“地动”。而在诱导“人动”方面,农村工业化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然而,来自课题组于20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非农就业率不断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户已成为流动于城市与农村间的“两栖”人口,导致“两栖”占地现象严重,农村闲置宅基地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研究“两栖”人口的宅基地流转意愿及其对宅基地的价值感知尺度,有利于完善宅基地价值测算依据,引导他们有序流转闲置宅基地,化解农村宅基地资源闲置浪费和配置不合理的难题,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两栖”人口的微观视角出发,选取广东省普
纳米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农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纳米材料制备与新型农投产品创制技术均取得了一定进展。纳米技术与传统领域的交叉融合,极大地推动了生态农业产业的技术革命。作为纳米技术的主要分支之一,纳米显微技术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定量测定纳米材料的原子结构是纳米显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人们理解纳米材料微观结构中的潜在性质。原子结构包括原子具体位置和元素种类,目前原子位置可以通过测量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