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凶险性前置胎盘(PPP)是产科危重症之一,常会造成产妇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以致切除子宫、损伤周围脏器、甚至孕产妇死亡以及新生儿医源性早产、窒息等不良母婴结局。因此术前对其客观地评估有利于科学地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启动必要的多学科管理(MDT)模式,从而保障母婴安全。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胎盘植入超声评分系统引入前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治疗方案和结局,探讨该评分系统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分层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2019年于我院剖宫产分娩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7年-2019年具备超声评分条件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作为研究组,根据胎盘植入超声评分量表分为Ⅰ级≤5分、Ⅱ级6-9分、Ⅲ级≥10分;同时选取2014年-2016年在我院剖宫产分娩的不具备超声评分条件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作为对照组,依据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学结果进行临床分级,Ⅰ级:无或有胎盘粘连,Ⅱ级:胎盘植入,Ⅲ级:胎盘穿透。比较两组同一级别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妊娠次数、顺产次数、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浆及悬浮红细胞量(输自体血相当于输红细胞)、是否切除子宫、有无膀胱损伤及是否行膀胱镜检查及双侧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及术后情况(产妇术后保留尿管时间、住院天数、转入ICU、新生儿孕周、体重、评分及转入NICU),同时分析两组患者各分级组术中止血方式和相应的临床结局。结果:1.共收集对照组38例,其中Ⅰ级17例,Ⅱ级10例,Ⅲ级11例;研究组共45例,其中Ⅰ级18例,Ⅱ级17例,Ⅲ级10例。2.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的比较:在年龄、妊娠次数、流产次数、顺产次数、剖宫产次数上,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患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两组患者术中情况的比较:3.1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浆及悬浮红细胞量及子宫切除率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膀胱损伤情况、使用膀胱镜及输尿管支架率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2研究组Ⅱ级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浆及悬浮红细胞量分别为588.24±327.65ml,23.53±97.01ml,158.82±242.54ml,无子宫切除病例;对照组Ⅱ级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浆及悬浮红细胞量分别为1360±756.01ml,315.00±360.59ml,460.00±377.71ml,1例行子宫切除;研究组Ⅲ级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浆及悬浮红细胞量分别为1410±674.04ml,405±326.98ml,440±350.24ml,仅1例行子宫切除;对照组Ⅲ级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浆及悬浮红细胞量分别为2454.55±1029.92ml,786.36±442.23ml,990.91±522.41ml,共6例行子宫切除。比较可知:研究组Ⅱ级和Ⅲ级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浆及悬浮红细胞量均低于同一级别的对照组(P<0.05),同为Ⅰ级的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Ⅲ级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低于同一级别的对照组(P<0.05),同一级别的其他两级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的比较:4.1研究组的保留尿管时间、产妇术后转入ICU率、新生儿转入NICU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5min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天数、新生儿孕周、体重及1min评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4.2在同为Ⅰ级的患者中,研究组保留尿管的时间为30.89±10.86低于对照组的42.27±4.43;在同为Ⅱ级的患者中,研究组产妇术后入ICU率和新生儿入NICU率分别为0%和35.3%均低于对照组的30%和63.6%;研究组新生儿5min评分为10高于对照组的9±1.89;在同为Ⅲ级的患者中,研究组新生儿5min评分为10高于对照组的9.18±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各分级组术中止血方式的分析:两组患者术中采用的止血方式主要有:宫缩制剂(缩宫素/欣母沛/米索前列醇),胎盘剥离面局部缝合(“8”缝合/连续缝合),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止血带捆绑子宫下段,宫腔球囊填塞,子宫切除术(全子宫/次全子宫),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术。以上止血方式可以单用或相互联合使用。研究组和对照组术中止血方式多种多样,且均随各自分级程度的增高而复杂多变。两组患者的Ⅰ级主要为使用1种或3种方式联合止血,除单纯使用缩宫素外,宫缩制剂配合局部缝合法或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也是Ⅰ级最常用的止血方式;绝大部分Ⅱ级采用3种及其以上止血方式,即在Ⅰ级基础上,联合宫腔球囊填塞或止血带捆绑子宫下段止血;Ⅲ级主要采用4种及其以上方式联合止血,除使用上述方式外,对于术中二次评估出血量>2000ml,胎盘植入面积大、程度深,完全植入子宫下段,或侵犯宫颈及膀胱等邻近器官组织的考虑联合介入的方式切除子宫。结论:胎盘植入超声评分可以较准确、客观地反映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凶险程度,临床可医师据此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进行风险等级评定,为不同风险等级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制定规范化、个体化的术前准备、组织必要的多科室会诊以及术后综合护理措施,以期待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在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同时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