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肠”轴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模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ajun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高脂饮食结合脂多糖(LPS)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模型,探讨肝-肠轴在NAFLD大鼠模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NAFLD模型的建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NAFLD模型组(高脂饮食+LPS),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并于4周(w)末腹腔注射LPS。实验持续12w,分别于6、8、10和12w末观察大鼠的体重、肝湿重、血清转氨酶和血脂等变化;使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的组织形态学改变。2.肝-肠轴在NAFLD模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观察NAFLD模型大鼠的肝脏和肠道相关功能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变化。采用商业试剂盒测定大鼠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D-乳酸(D-L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采用鲎试剂法检测肠道和肝脏的内毒素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肠道和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含量;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的肝脏细胞色素P450(CYP450)含量。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的体重和肝湿重明显增加,血清ALT水平显著升高(P﹤0.01),AST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肝脏病理结果显示10w末NAFLD模型组大鼠肝脏中脂滴数量明显增加,肝细胞内见大量脂肪空泡变性,符合NAFLD的临床表现。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SOD和GSH含量显著下降(P﹤0.01),提示NAFLD模型组大鼠的肝脏出现了氧化应激损伤。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血清中D-LA含量显著升高(P﹤0.01),提示NAFLD模型组大鼠的肠道完整性和通透性发生损伤,可导致肠道中细菌代谢产物D-LA进入血液循环。4.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肝脏中内毒素含量显著增加(P﹤0.01),血清TNF-α的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提示高水平内毒素可能造成肝脏免疫细胞的过度活化,引起促炎因子TNF-α的释放,加剧肝脏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肠道和血清中的FFA含量明显增加(P﹤0.01),提示NAFLD模型组大鼠肠道和肝脏出现脂质代谢的紊乱,引起体内FFA产生增加。6.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模型组大鼠肝脏中CYP450含量显著增加(P﹤0.05),提示在大鼠NAFLD的发生和发展中引起肝脏CYP450含量的改变,可能会对药物、脂肪酸等物质的代谢产生影响。结论:高脂饮食结合LPS诱导NAFLD模型大鼠在造模期间肝脏出现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同时通过对肠道屏障标志物检测发现大鼠肠道的完整性和通透性发生改变,而肠道屏障的损伤可能会促进肝脏内毒素含量增加。本研究还发现NAFLD模型组大鼠肠道和血清的FFA含量增高,提示大鼠体内脂质代谢产生紊乱。同时大鼠肝脏内毒素水平增加和脂质代谢紊乱可能共同引起促炎因子TNF-α的释放,加剧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这些结果提示,肝脏和肠道之间的相互影响可能对大鼠NAFLD的形成和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增加为特点。诸多利用无菌小鼠及抗生素干预的实验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骨代谢之间关系密切。临床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症的发病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紊乱,由于各项研究显示的结果并不一致,肠菌群对骨量的相关作用及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首先利用I和II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探索肠道菌群在骨质疏松症发病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作用机制;随后将骨
目的:超声及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胎儿肠管扩张,但其与消化道畸形关联度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对胎儿肠管扩张病例进行随访及数据分析,评估其出生后消化道畸形发生风险,并对先天性肠闭锁患儿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探讨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胎儿肠管扩张和先天性肠闭锁病例,记录其基本信息、治疗相关参数及结局等临床指标,通过门诊、电话等方式随访预后情况。对胎儿肠
肥胖是威胁全世界的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脂肪的过度积累,并伴随胰岛素抵抗、高血脂、系统性的低水平的慢性炎症等多种症状,其发生和发展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马铃薯营养价值高,并且许多成分都对人体健康有益。马铃薯来源的抗性淀粉、酚类化合物和蛋白质还具有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因此马铃薯可能对于肥胖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但有关马铃薯是否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影响肥胖相关的代谢指标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还鲜有研究。本研究对比
目的:本研究探讨糖化终末期产物AGEs对巨噬细胞极化表型的影响及其在β细胞功能紊乱中的作用。主要分以下三个部分:1、AGEs对巨噬细胞极化表型的影响;2、AGEs激活巨噬细胞的信号通路研究;3、AGEs影响巨噬细胞极化表型在β细胞功能紊乱中的作用。方法:第一部分:培养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制备AGEs干预Raw 264.7巨噬细胞,检测促炎型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的表达
目的:糖尿病是一种广泛的代谢性疾病,其中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慢性创面,伤口愈合受到抑制,严重者可能出现下肢截肢的结局。而现有多学科治疗的治愈率低于50%,亟需更为有效的创面治疗方法。超分子水凝胶是一种由非共价作用自组装形成一种新型水凝胶,具有手性、可逆性和外场刺激响应性等特点。手性是超分子手性水凝胶最为重要的性质,已有研究证明手性对细胞的的增殖、粘附和分化等行为具有调节作用,但手性对于人脐静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评估中的价值,造影剂廓清后再次TIRADS分级、超声造影联合TIRADS分级诊断是否能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评估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及甲状腺超声造影检查的患者病例资料:1.分析并比较154例甲状腺结节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及造影剂廓清后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差异,根据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对每个结节进行造影前TIRADS分级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S)的影像学特征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本院就诊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112例(男性27例,女性85例)为研究对象。提取患者常规MRI(T2)影像中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信号
第一部分二甲双胍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目的:代谢免疫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机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研究的目的是尝试二甲双胍——具有全身及细胞代谢调节作用的糖尿病经典药物,用于治疗SLE,并评估其在非糖尿病SLE患者的安全性及减少狼疮复发的治疗效应。方法:本研究为在三所三甲医院(仁济医院南院、仁济医院西院、华山医院北院)进行的一项多中心、
目的:建立腺病毒载体介导的shRNA靶向沉默哮喘小鼠肺组织YKL-40的动物模型,探讨YKL-40 shRNA对哮喘小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的作用和对骨髓信号分子表达的调控。方法:将健康的C57BL/6小鼠,雌雄不限,SPF级别,6-8周,18-20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a Cl组)、哮喘组(Asthma组)、腺病毒干扰YKL-40组(YKL-40 shRNA组)及阴性病毒对照组(Negati
高脂血症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脂代谢异常常引起骨代谢的异常,LXRα在调节脂代谢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构建高脂血症小鼠模型,通过激动和抑制LXRα,小鼠体内和体外探讨LXRα在高脂血症性骨质疏松中调节骨代谢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目的探索LXRα在高脂血症性骨质疏松中调控骨代谢平衡的作用以及相关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构建高脂血症骨质疏松小鼠模型作为对照组,在模型鼠上分别应用LXRα激动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