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评估中的价值,造影剂廓清后再次TIRADS分级、超声造影联合TIRADS分级诊断是否能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评估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及甲状腺超声造影检查的患者病例资料:1.分析并比较154例甲状腺结节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及造影剂廓清后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差异,根据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对每个结节进行造影前TIRADS分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评估中的价值,造影剂廓清后再次TIRADS分级、超声造影联合TIRADS分级诊断是否能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评估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及甲状腺超声造影检查的患者病例资料:1.分析并比较154例甲状腺结节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及造影剂廓清后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差异,根据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对每个结节进行造影前TIRADS分级及造影后TIRADS分级评估,比较造影前后TIRADS分级诊断的诊断效能,探讨超声造影在提高甲状腺分级诊断中的作用;2.分析并记录184例甲状腺结节造影前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及结节超声造影过程中的造影特征,根据造影前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对每个结节进行TIRADS分级,分析良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特征差异,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超声造影诊断评分,绘制ROC曲线,比较TIRADS分级诊断、超声造影诊断、超声造影联合TIRADS分级诊断的诊断效能,探讨超声造影在提高甲状腺分级诊断中的作用。结果1..良性病灶回声、边缘、钙化等超声特征变化在造影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05、0.069、0.135),恶性病灶钙化、边缘等超声特征在造影前后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41),而回声特征在造影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145)。造影后TIRADS分级诊断的敏感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造影后TIRADS分级诊断的准确率提高,特异性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增强强度、增强方式、有无包膜增强、增强后结节边缘等超声造影指标在良恶性结节中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RADS分级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671(95%CI为0.598-0.738,P值为0.000),超声造影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770(95%CI为0.703-0.829,P值为0.000),超声造影联合TIRADS分级诊断曲线下面积为0.761(95%CI为0.693-0.821,P值为0.000)。三者曲线下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对甲状腺结节进行造影后再次观察二维超声图像,甲状腺结节的边缘、钙化等显示更清晰。造影后再次TIRADS分级评估,可提高TIRADS分级诊断的敏感性及诊断效能。2.超声造影对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有一定的价值,不均匀性低增强、增强后边缘不规则是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特征,包膜增强是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动态造影特征。造影联合TIRADS分级诊断的特异性高于TIRADS分级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拟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评估精氨酸刺激的胰岛β细胞急性相分泌功能与血糖波动和血清1,5-AG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首先纳入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07例。根据持续葡萄糖监测结果计算的变异系数(CV)评估血糖波动,CV≥36%定义为血糖波动增大。胰岛β细胞的评估分为基础分泌功能[空腹C肽(FCP)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HOMA2-%β)]和负荷后分泌功能[餐后2小时C肽(2h CP)
背景:线粒体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心脏病变的关键因素。前期研究表明,肝X受体(LXR)在与线粒体功能减退相关的糖尿病心肌病(DCM)中具有心脏保护作用。但是,LXR激活减轻高糖(HG)应激导致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性线粒体损伤潜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LXR激活在减轻HG应激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在体外实验中,对H9c2心肌细胞(采用LXR激动剂GW3965处理细胞,以及
目的:通过与诊断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金标准双能X线吸收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nmentry,DXA)检查结果比较,评价定量超声技术(Quantitative ultrasound technology,QUS)对老年人群骨量异常的筛查价值。探讨QUS参数与BMI指数、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Self-screening tool f
研究目的:通过上下肢评分量表、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评价痛风结节手术的效果。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并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和内分泌代谢科联合治疗的痛风结节患者。收集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并依照Quick-DASH和Maryland评分评估患者上下肢功能。并对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后6个月的患者进行随访,收集患者治疗后相关资料,通过分析包括血尿
目的:本研究拟结合三甲医院的专科特色和社区全科在老年患者中进行骨质疏松症的筛查与综合性干预,达到改善患者骨质疏松程度的目的。方法:1、自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在九院下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医的老年患者均进行骨质疏松症的筛查,了解骨质疏松的知晓率、患病率及治疗率,分析研究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2、确诊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80人随机进入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同时接受全专结合团队
目的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增加为特点。诸多利用无菌小鼠及抗生素干预的实验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骨代谢之间关系密切。临床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症的发病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紊乱,由于各项研究显示的结果并不一致,肠菌群对骨量的相关作用及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首先利用I和II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探索肠道菌群在骨质疏松症发病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作用机制;随后将骨
目的:超声及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胎儿肠管扩张,但其与消化道畸形关联度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对胎儿肠管扩张病例进行随访及数据分析,评估其出生后消化道畸形发生风险,并对先天性肠闭锁患儿临床诊治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探讨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胎儿肠管扩张和先天性肠闭锁病例,记录其基本信息、治疗相关参数及结局等临床指标,通过门诊、电话等方式随访预后情况。对胎儿肠
肥胖是威胁全世界的健康问题,具体表现为脂肪的过度积累,并伴随胰岛素抵抗、高血脂、系统性的低水平的慢性炎症等多种症状,其发生和发展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马铃薯营养价值高,并且许多成分都对人体健康有益。马铃薯来源的抗性淀粉、酚类化合物和蛋白质还具有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因此马铃薯可能对于肥胖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但有关马铃薯是否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影响肥胖相关的代谢指标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还鲜有研究。本研究对比
目的:本研究探讨糖化终末期产物AGEs对巨噬细胞极化表型的影响及其在β细胞功能紊乱中的作用。主要分以下三个部分:1、AGEs对巨噬细胞极化表型的影响;2、AGEs激活巨噬细胞的信号通路研究;3、AGEs影响巨噬细胞极化表型在β细胞功能紊乱中的作用。方法:第一部分:培养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制备AGEs干预Raw 264.7巨噬细胞,检测促炎型细胞因子IL-1β,TNF-α,IL-6的表达
目的:糖尿病是一种广泛的代谢性疾病,其中约1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慢性创面,伤口愈合受到抑制,严重者可能出现下肢截肢的结局。而现有多学科治疗的治愈率低于50%,亟需更为有效的创面治疗方法。超分子水凝胶是一种由非共价作用自组装形成一种新型水凝胶,具有手性、可逆性和外场刺激响应性等特点。手性是超分子手性水凝胶最为重要的性质,已有研究证明手性对细胞的的增殖、粘附和分化等行为具有调节作用,但手性对于人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