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地下水的SNMR精细化探测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ing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面核磁共振(Surfac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SNMR)方法是一种基于水中氢核的核磁共振效应实现地下水信息探测的地球物理方法。相比其它基于电阻率等物性差异实现地下水间接探测的地球物理方法,地面核磁共振“直接探水”的优势使其在许多地下水探查问题中更受地球物理工作者关注。近年来,随着地面核磁共振方法技术、仪器设备的快速发展,SNMR方法开始广泛应用于一些浅层地下水探测相关的地质问题中。在这些问题中,含水层目标埋深更浅(大多数情况位于0~30m),但是,含水层的划分与水量的估计要求更加精细准确。然而,采用传统的探测方案(脉冲矩观测模式,一般采用16个左右指数排列的脉冲矩序列)时,结果往往因精度不足而限制了SNMR方法在浅层地下水问题中的应用效果。近年来,从线圈配置方式与脉冲矩配置方案两个角度改进探测方案是SNMR探测方法研究的热点。在含水层目标更浅的地下水探测问题中,可以考虑布设成本更低的更小尺寸的发射线圈。随着仪器设备多通道的发展,可以使用更复杂的线圈回路配置。同时,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SNMR方法脉冲矩智能化的配置提供了新思路。因此,从探测方案的角度提出更加精细的探测方法对于提升浅层地下水探测效果具有巨大的潜力。针对浅层地下水问题的特点,本文以勘探需求与现有仪器设备条件为前提,扩展了现有的SNMR方法观测模式,提出了一套可用于针对特定探测需求筛选优化观测模式的方法体系,总结了针对不同浅层地下水问题的优化观测模式;通过引入机器学习中的贝叶斯优化理论,分析SNMR脉冲矩观测方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优化的脉冲矩动态配置方法。优化观测模式与基于贝叶斯优化的脉冲矩动态配置方法的组合使用构成了解决浅层地下水探测问题的精细探测方法,显著提升了方法的探测效果。主要的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针对浅层地下水问题探测需求与现有仪器设备条件展开了观测模式的扩展研究。在考虑方案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线圈装置观测模式,即“共中心线圈组(收发共圈)”、“共中心线圈组(一发多收)”、“梯度线圈组(收发共圈)”、“梯度线圈组(一发多收)”,以及这些线圈装置观测模式与脉冲矩观测模式结合使用时形成的四种组合观测模式。通过数值模拟与计算得到了所有观测方案的核函数与模型分辨率矩阵。为了更清晰的量化观测方案对指定含水层目标的精细化探测性能,本文通过对模型分辨率矩阵的分析与讨论,提出了一种探测性能评价指标。通过将其应用于所有观测方案的评价中,进一步评价与讨论了各观测模式的应用价值以及潜在的针对浅层地下水探测的最优观测模式。2.对于传统脉冲矩配置方法解决特定问题时针对性不足等局限,本文通过引入机器学习中的贝叶斯优化方法首次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全新的脉冲矩动态配置方法。在该方法中,实际的观测数据(E0-q)曲线被假设为一个未知的目标函数(“黑盒子”函数)。在每一次脉冲矩观测后,通过高斯过程对目标函数进行回归,得到现有观测数据条件下目标函数的后验分布。下一次脉冲矩的设置则会依据“采集函数”推荐给出。本文在脉冲矩的贝叶斯优化配置方法的实现过程中,开发了全新的针对SNMR方法的协方差函数内核,改进设计了更适合SNMR方法的采集函数。相比传统的指数分布脉冲矩配置方案,本文提出的贝叶斯优化脉冲矩配置方法考虑了数据观测过程中先验信息的增加,脉冲矩序列会在观测过程中依据已有观测数据动态优化,可以在几乎不增加探测成本的条件下,显著提升脉冲矩观测模式的探测效果。3.本文设置了“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浅部地层含水率检测问题”、“滑坡灾害中的滑带检测问题”与“浅层地下水的水文地质调查”三种典型浅层地下水问题的含水层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分别给出了解决各特定的浅层地下水问题时SNMR精细的探测方法。仿真数据的反演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探测方法,本文提出的精细化探测方法可以明显的改善浅层地下水反演模型的分层效果与含水层水量估计的准确性。最后,为验证本文中精细探测方法的应用效果,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与湖北省天门市两地进行了场地试验,实测结果表明,在采用相同反演方法与参数的条件下,相比传统的探测方法,使用本文提出的精细化探测方法可以对浅层地下水的分层与含水量估计取得更好的探测效果。上述研究成果为SNMR探测方案与探测方法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技术,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为浅层地下水的SNMR探测提供了更加精细的探测方案与方法。
其他文献
由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和气候变化等引起的水侵蚀效应加速土壤的退化。土壤侵蚀的精确建模对于评估环境变量(如养分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和水质退化)至关重要,土壤侵蚀模型可以为管理者制定防止土地退化的政策提供有效信息。在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土壤侵蚀进行建模时,已有研究所使用的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公式仅仅把土地利用数据考虑为像元是纯净的土地单元。然而,实际情况是,土地利用情况在像元内是以混合的状态呈现的
学位
大陆造山带深部地壳构造-热演化历史及剥露过程是固体地球科学研究前缘科学问题。解译造山带中的构造岩浆活动、深部地壳岩石的宏观、微观构造特征、变形-变质作用以及精细年代学综合分析是研究工作的热点和难点。滇东南老君山地区位于华夏地块、扬子地块和印支陆块所夹持的特殊大地构造位置,出露一套不同变质-变形岩系和花岗质侵入岩体,且发育丰富的锡钨等多金属矿床,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选取滇东南老君山片麻岩穹窿为研究
学位
真空开关触头分离瞬间,在真空环境中产生金属蒸气电弧,其形成过程中存在强烈的材料转移、弧根集聚和停滞,造成触头表面烧蚀并形成表面熔坑。真空金属蒸气电弧起始阶段电弧特性与触头状态,是影响电弧发展阶段电弧模式转变为扩散型电弧或收缩型电弧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电弧形成过程中提出触头旋转方式,改变电弧形成初期微观电离条件,进而影响真空金属蒸气电弧的形成,改善触头表面条件,降低稳态电弧的能量,将为真空灭弧室开断能
学位
印度与欧亚大陆的汇聚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这是新生代以来全球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对区域构造格局、亚洲乃至全球气候和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强烈的挤压碰撞过程造就了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复杂的深部岩石圈结构,尤其是导致了造山带内部和边缘的浅层地质和深部结构具有非常大的差异性。因此,查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不同位置的深部岩石圈结构特征,是全面探索陆-陆碰撞过程和高原生长隆升机制的关
学位
球磨机作为将固体物料细化制粉的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水泥、陶瓷等领域。球磨机作业时在冲击性负载作用下齿轮极易损坏,随着球磨机大型化发展,驱动系统难以通过齿轮传递实现。针对大型球磨机直驱永磁电机,制造、安装、维护困难,冗余功率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矿用球磨机包绕式模块组合永磁电机(Module Combin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achine w
学位
期刊
陆地生态系统是大气CO2的重要碳汇,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和调控机制,对于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泥炭地是单位面积碳储量最大、碳密度最高的陆地生态系统,其只占陆地面积的3%,却储存了约6000亿吨碳。这一碳储量相当于全球土壤有机碳总量的三分之一,也相当于当前大气CO2总量的70%。尽管泥炭地是重要的碳储库,但是当前,全球泥炭地正在面临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威胁,例如泥炭开采、挖沟排水、开垦
学位
特提斯构造带包含多段碰撞带和构造缝合带,记录了特提斯洋从初始伸展到碰撞消亡的演化过程。对东特提斯(喜马拉雅-青藏高原)的研究产生大量关于大地构造、地质结构、地球物理和数值模拟的工作成果来解释山脉和高原的隆起以及后碰撞演化过程。传统的侧向挤出模型认为伴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青藏高原内部及周边地质体向着大洋自由边界挤出。该模型强调了大型断层上的侧向挤出以及斜向俯冲增厚。然而,简单的侧向挤出模型
学位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数量逐步攀升尤其由压力因素导致的心脏病猝死越来越多。简单有效的心血管疾病诊断方式是目前心脏健康状况诊断领域内的一项亟待发展的技术。临床医学中常将单模态的心功能信号的诊断方法,如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方法作为心脏疾病诊治的常规手段。但单一模态的检测和诊断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整表征心功能状态。本文提出多模态心功能信号处理及辅助诊断方法以不同模态反映的心功能状态的不同,从多角
学位
在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中,天然裂缝油气藏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潜山裂缝性油藏是裂缝油藏的一种重要类型,在我国渤海湾盆地、华北油田等地均有发育。天然裂缝的存在会极大增强油气藏储层的非均质性,改变流体的流动性能和流动方向,因此裂缝的研究对潜山裂缝性储层的有效开发至关重要。然而,天然裂缝尺度跨度大,不同尺度的裂缝对储层的影响不同,并且裂缝检测方法也不尽相同,造成裂缝预测过程复杂和裂缝综合研究困难。这些因素导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