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农村社会进入新的转型阶段,各地大力推进村庄合并,导致自然村落快速减少,集中安置社区数量不断增加。农民从农村搬进集中安置社区,生活生产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剧烈的社会变迁,农民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而农村老人这一群体长期生活在农村,有着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同时其自身身体机能下降,相较于年轻人适应能力更差,属于集中安置农民中的弱势群体,往往面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农村社会进入新的转型阶段,各地大力推进村庄合并,导致自然村落快速减少,集中安置社区数量不断增加。农民从农村搬进集中安置社区,生活生产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剧烈的社会变迁,农民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而农村老人这一群体长期生活在农村,有着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同时其自身身体机能下降,相较于年轻人适应能力更差,属于集中安置农民中的弱势群体,往往面临更多的适应困难。因此在推进集中安置过程中,我们需要着重关注老人这一群体,对集中安置社区农村老人的适应状况展开研究,能够帮助老人更好的适应社区生活,从而使农村老人拥有幸福晚年,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和谐社会。本文以南通市Y社区为个案,通过实地观察法和访谈法对集中安置社区中的农村老人在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家庭关系三个方面的适应状况展开研究,提出目前农村老人入住集中安置社区后存在生存空间被挤压、家庭权威丧失以及情感寄托缺失等方面的不适应。同时试图结合“空间生产”和“文化堕距”理论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农村老人产生适应困境的原因:在政府层面,政府集中安置政策执行不力,抑制农民知情权、参与权,降低农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在社区层面,集中安置社区管理职责模糊,社区日常生活秩序混乱;在老人自身层面,农村老人身体机能下降,拒绝主动建立交往,消极地去适应社区文化。本文基于农村老人目前的适应困境及其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老人适应社区生活的对策建议:政府要考虑到老年群体的特殊性,进行有效的政策帮扶,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社区要建立能够兼容“自治”传统的复合型治理模式,针对老人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丰富社区养老资源;老人也要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培养兴趣爱好来丰富日常生活,同时构建“以老养老”互助平台,实现老人之间的互帮互助,让老人体会到社区生活的幸福与温暖。
其他文献
资本结构是指公司各种资本来源的构成与占比关系,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理论认为公司存在最优资本结构,当前资本结构向最优水平调整的过程就是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表现。作为公司日常经营活动和战略决策的实际负责人,高管的认知和行为决定了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活动。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效用函数不一致,在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的情况下,希望自利的管理者按照股东意愿行事、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是十分困难的。作为公司治理
水彩在中国发展至今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开放、互融的文化环境中,如何在充实语言形式、丰富民族风格的同时兼顾自身艺术特征,成为当今水彩发展的学术“命题”和新挑战。本文立足于中国水彩作品,以图像分析为基础,结合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主流价值与学术理念的发展、国际视野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考察当代中国水彩的民族风格特征和色彩表现特征,由此探索水彩在中国的长足发展道路,希望有助于拓展中国水彩的研究和发展。全文
城镇和产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互动关系,促进二者良性互动发展,可以培育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同时拓展产业的发展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我国城镇化正在由速度型向速度和质量并重转变,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新型城镇化和产业集聚双轮驱动,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集聚经济是城镇发展的内核,而产业集聚是集聚经济的根本,通过前期数据观测发现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
本研究从动态能力理论中表明,动态会计信息系统能力可以与企业的内部控制保持一致,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和税收管理。为了分析206家企业的数据,本研究采用了部分最小二乘结构方程建模定量方法。调查结果表明内部控制是企业动态会计信息系统能力和公司成果的良好中介。本研究进一步改进了早期关于动态会计信息系统功能与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并对企业税收管理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见解。公司的内部控制是一种重要机制,它的作
当代的教育领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外部环境的变化使教师工作的稳定性被打破,持续增加的工作复杂性和情感工作量,使教师行业出现诸多问题和风险。教师职业生涯中遭遇的不同情境的冲突与压力,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而导致教师消极地应对职业困境并降低在工作中的参与度,并且教师积极行为的减少也使其逐步丧失教学热情和承诺。这种状况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的职业体验,也使师资质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教师在负面情境中
《浮世画家》是石黑一雄早期的一部名作。小说故事背景设定在日本长崎,由退休画家小野以回忆的基调和日记体的形式讲述。小野曾为日本军国主义摇旗呐喊,但随着二战中日本的战败和美国对日本的军事占领,日本的主流价值观发生了骤然转变,小野作为“旧日本”的代言人和“新日本”的被迫接受者,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一生。本论文以詹姆斯·费伦修辞叙事学中的叙事伦理为理论视角,探究石黑一雄如何借助小说人物互动,叙述者的叙述技巧
马克思分工理论在其理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内容丰富且内涵深刻。与以往理论学家的理解不同,马克思既从哲学的高度对资本主义分工进行价值的批判,又从现实的生活逻辑对资本主义分工进行实证的分析,从而真正揭示出资本主义分工背后所隐藏的“社会事实”。显然,马克思既反对以往的经济学家们无条件的为分工存在的合理性做辩护,也反对以往的空想学家们盲目的将分工视为否定性、不正当的存在。为了准确把握马克思分工理论,我们
南非当代久负盛名的作家安德烈·布林克,以勇敢的反抗精神、丰富的叙事技巧和巨大的文学成就享誉世界文坛。他的第一部后种族隔离时期的作品《沙的想象》以南非首次民主选举为背景,完全从女性的视角,讲述了南非白人女主人公克里斯汀的家族几代女性的历史,以及克里斯汀从英国回归,最终决定留在南非的故事。本文尝试依托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结合文本细读,深入分析南非女性在多重压迫下,由身份丧失到身份重建的艰难之旅,并剖析
教育承载着培养人才和文化传承的社会历史责任,而教师正是这一神圣责任的主要践行者和承载者。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出现了多元价值的并存、冲突和博弈。这样的社会文化影响和冲击着承担着多元角色的教师们,他们在挣扎和纠结中,思忖着自己多重角色的“谁最具优先性”;“为师”责任优先,还是“为己”优先;“为师”的责任优先,亦或“为人父母”的道德责任优先等等。新的时代和价值背景将教师带入了道德两难的境地,